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 实习记者李昕怡)走进瓦窑头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在街道两边林立,红色旅游标牌随处可见。这个只有234户的小村,在当地名气却不小。
图为瓦窑头村内一角。
作为高平的早期革命发祥地,瓦窑头素有“红色瓦窑头”之美誉。“在革命时期,曾诞生了高平四个第一。”——走出了高平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袁致和;组建了高平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成立了高平第一个党的外围组织瓦窑头农民协会;诞生了中共高平历史上的第一个党支部。
红色遗址多保存在村北片区。其中包括袁致和、袁凤鸣等老革命前辈生前开展革命斗争和生活的居所、农民协会旧址、抗日战争期间朱德同志路居处,以及当时创办的红色学校、食堂等。
资料显示,1926年,瓦窑头村的袁致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高平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1月,袁致和、袁凤鸣组织组建了高平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同时成立了高平第一个党的外围组织——瓦窑头农民协会;1938年7月,王家瑞组织的中共高平历史上的第一个党支部在这里诞生。
从1926年到1949年,这里先后涌现出革命先烈近百名,共产党员60多名,参军参战40多名,革命烈士12名,并产生了10多位党的高级干部。建国后许多瓦窑头村走出的老党员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级领导干部,袁致和、袁少华等同志受到过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图为高平市瓦窑头烈士纪念馆。
图为“打卡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网络主题采风团在纪念馆内参观。
据介绍,瓦窑头村“红色圣地——瓦窑头展厅”为2009年所建,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内分两个展厅四个部分,以详实的历史资料,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瓦窑头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史实。
图为致和广场袁致和雕像。
2015年以来,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完成革命烈士纪念馆、致和广场景观提升、红旗雕塑、纪念影壁、红色主题形象街等工程。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瓦窑头村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2017年3月,瓦窑头村纳入“省级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点,面对这一有利契机,瓦窑头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数座小游园,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改造绿化,整村接入天然气;修建了停车场和高标准旅游厕所,方便接待自驾游和团队游;引进省农科院拳头产品玉露香梨,流转种植土地700余亩,农户不仅能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农闲时还可以在果园务工。
当前,瓦窑头村将红色旅游与特色种植相结合,发展革命教育、休闲采摘、乡土生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旧村古宅“活化”利用,已经成为高平旅游不容错过的当红打卡地。
[编辑:李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