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8月27日电 (张婧 高莹)从二牛抬杠的传统种田,到“雇保姆”购买种地服务项目,这是74岁“老庄稼人”刘向信的务农变迁。如今在地里当起“甩手掌柜”的他说,从种子供应、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等环节,服务项目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点选购买。
在甘肃中东部农村,“守薄田求温饱的日子”正在从当地村民生活中渐渐褪去,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年长者采取量力而行的种田方法,“菜单式”种地逐年盛行,也就是农民花钱买托管服务,给土地雇保姆,尤其在该省定西市安定区,官方目前已全面推广此种模式,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创新。
刘向信就是该区称钩驿镇阳坡村村民,务农大半辈子的他随着年龄增大,本担心干不动活会使土地撂荒,没曾想到了古稀之年的刘向信,不仅采用机械化种植获得了更高收益,还从10多亩耕地扩种到20亩。
早在4年前,刘向信就打听到土地可以托管给村上的合作社,自主选择“半托管”和“全托管”模式,按需付费,享受“田保姆”服务。刘向信考虑到自家缺劳力、没机械,但他有时间、能干轻活的实际情况,便购买深松、覆膜、旋耕、收获这4项农田服务,按照合作社在上述环节的亩投入标准进行缴费,因机械标准化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除去每亩地130元的“保姆费用”,他仍旧尝到了种地甜头。
提供“保姆服务”的合作社是称钩驿镇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其理事长张廷发介绍说,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至今,共有大中型农业机械43台(套),60吨马铃薯贮藏窖10座,在以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期间,他发现当地存在“季节性外出打工、家庭劳动力不足,甚至缺少技术”的问题。
对此,张廷发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承包关系及用途的基础上,从种植到收获,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合作社全程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农户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愿选择服务项目,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服务结束后由农户验收作业质量,合作社和农民结算服务费用。
“这是将分散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创新了农业经营方式。”张廷发说,“田保姆”将各家各户撂荒闲置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化零为整、机械化作业、规模化发展,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据悉,上述合作社因户制宜,为农户提供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股金分红等合作形式,为无力耕种的贫困户提供代耕代收、联耕联种等专业服务,建立“耕种收关键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日常田间管理由社员负责”的生产经营模式。
同时,这种种植模式在解决农村单家独户无力种地问题的基础上,还减少土地撂荒存量,盘活闲置土地,不仅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标准化种植水平,也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完)
原标题:甘肃定西古稀老人“雇保姆”种地:点选所需 托管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