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5日电 (吴琼) 24日,“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长城线来到古长城杀虎口,来自全国的多家媒体记者追随历史的足迹,找寻晋商从这里走西口背后的故事。
吴琼 摄“西口”就是杀虎口,位于山西与内蒙古两省区三县(右玉、和林格尔、清水河)交界处,坐落在明长城脚下。自古为著名的军事隘口,又是名播四方的西口古道。
杀虎口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叫参合陉、参合口,以后历朝沿用此名,唐更名白狼关,宋改叫牙狼关,明改称杀胡口,清更名为杀虎口。
吴琼 摄右玉县博物馆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杀虎口”之名的由来:“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当时胡人南侵长城,多以此口为突破点,而明朝派兵出长城作战,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清朝统治者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将‘胡’字改为‘虎’字。”
从明末到清末的四百年前间,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走西口”,打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吴琼 摄杀虎口,不仅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是中原与蒙古、俄国等贸易的必经之路、晋商的发源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
如今的杀虎口景区一带,绿树成荫,70多年来,20任县委书记带领右玉人接力种树,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成为新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典型样板,“右玉精神”也让生态底色更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