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广瀚 裴囡囡 陈 栋
一场秋雨把秋色洒遍太行,红叶染满山头,果子累弯枝丫……
随着秋雨飘进太行山南麓的山谷,可以看到一条U型铁道在山谷里蜿蜒向前。铁道弧度很大,站在中间,既看不到来路,也看不到去处,只有震耳的鸣笛声从远处响起,我们才知道,火车来了。
在U形铁道的底部,有一座小站,叫孔庄火车站。
小站“个头”不大,位置隐蔽,不专门寻找,就很容易错过。小站又极其重要,镇守着太焦铁路的南“咽喉”,是晋煤外运黄金通道,每天百余趟客货列车从这里呼啸而过。
小站诞生60年来,一直静静躺在大山怀抱之中,迎送南来北往的列车,见证晋城经济的发展。
“23121列车,孔庄1道停车等信号。”10月2日12时40分,车站行车室,值班员于飞熟练地处理着列车信息。
和于飞一样,孔庄站职工的工作很“简单”:接发列车、监视列车状态,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三个人一班,三班倒,24小时轮班,人停机不停。
曾经,孔庄站以条件艰苦闻名。小站有着“四大难”:吃水难、吃菜难、看病难、出行难。“四面环山一道沟,一沟污水谷里流,风吹石头四处跑,想听歌曲自己吼。”一首打油诗,道尽小站生活的苦。所以,孔庄站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下班的职工都要先挑上一担水,凡来孔庄站调研的同仁都要为孔庄站带上一些“干粮”。
再难难不倒孔庄铁路人,秉持“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一代代孔庄铁路人坚守孔庄,兢兢业业,创下了连续安全生产37年无事故的好成绩,还陆续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原铁道十大青年标兵集体”等多项荣誉。
从2008年解决吃水难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孔庄站的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通了、有信号了,职工上班不用自己背着电视来了;探亲房、职工活动中心建起来了,大山深处的温情更浓了。
当然,小站的职工驻守于此,不是为了享受世外桃源的清幽。37年无事故的好成绩,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多年的传帮带积累,他们逐步建立健全了风险研判、隐患排查双重机制,并根据铁路工作特点及阶段性季节性要求,不断强化日常业务学习和接发列车演练,确保每一名职工能够把操作规程烂熟于心,然后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孔庄地理位置特殊,是晋煤南下的唯一通道,容不得一丝马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列车车流的组织。”赵超是孔庄站站长,他扎根孔庄已经11年,从外勤助理到值班员、到安全员,再到车站站长,孔庄磨砺了他,也成就了他。
孔庄站见证了孔庄铁路人的成长,孔庄铁路人也透过孔庄站见证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2009年,我刚入职的时候,孔庄站每天接发列车相对较少,现在接发列车数上升为160列左右,平均五、六分钟就有一列。”赵超说。
列车多了,意味着煤炭外运量更大了,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快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晋煤外运公转铁力度加大,铁路货运能力不断深挖潜能,孔庄站更加繁忙。
“铁路运输关系千家万户,运输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必须坚守岗位,确保每一趟列车安全通过。”助理值班员赵瑞瑞说。
从行车室走到立岗亭,挥舞旗子,认真监视通过列车的运行状态,列车安全通过后返回行车室,这个过程,赵瑞瑞和同事每隔五分钟就要重复一次。
今年是赵瑞瑞上岗的第9年,未来他还会在这里坚守许多个9年。“铁路事业发展越好,地方就越红火。我相信,以后通了高铁的晋城会更红火。”赵瑞瑞说。
鸣笛声再次响起,承载着发展希望的火车从这个小站前呼啸而过,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