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梳制作是我国传统的纯手工技艺,我想通过申请非遗将流传千余年的工艺传承下去,也想让曾经的木梳店恢复昔日的辉煌,更想让村民们依靠木梳这个小物件富起来!”年届七旬,多年从事木梳制作技艺传承的师贵生如是说。襄汾县南辛店村自古就被称为木梳店村,村人皆以制作木梳为生,民国初期更名为南辛店村,但当地人还是多习惯沿用旧的称谓。在古代,木梳的用量很大,民间流传的木梳规格多达十几种,有蒸花馍用的面梳、有老人梳胡子的胡梳、有结婚用的嫁妆梳等。据《襄陵县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南辛店:人多作木梳者,又名木梳店,东西另有二堡”。另有1937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载“襄陵总制造木梳一业……”并特意列举了光绪年间的杨自温、苏文选、孙明元、李金保、贾顺兴最具代表性的五家作坊,尤其是苏文选家的木梳作坊,于光绪二年(1876)五月设立,年产300只木梳,产值120块大洋。在那个年代,120块大洋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富富有余。由此也可见当地木梳制作技艺渊源之深厚,历史之悠久。在南辛店村,流传有民谚:“三天吃一头牛,不如天天勤梳头,梳头洗脚,胜过吃药;梳头百遍,病减一半。”《本草纲目》载,枣木入药,可治腰酸腿痛,更有枣木“能通经脉、令发易长”的记载。由此可见枣木做梳子的妙处,用枣木梳子梳头不会产生静电,不伤头发,长期使用能疏通脉络,活血化瘀,清脑提神,对预防和治疗脱发、白发、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以及眩晕心悸等症有特效。师贵生出生于木梳制作世家,从小跟着父辈们制作木梳,他十几岁时就能凭借娴熟的技艺独立制作木梳。随着国家日益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师贵生越来越看重祖传木梳制作技艺的传承。他介绍:“近些年,眼看着比我老的师傅几乎都离世了,和我年龄相仿的师傅也只剩三四个人,年轻人不了解不愿意从事这门技艺,我迫切感受到传承木梳制作技艺的重要性。”当下,越来越多的手工技艺转向了机械化生产,但师贵生依然坚持手工制作木梳。在一间木梳生产车间里,他拿出祖传的制作木梳工具,细心地擦拭,细致地调试,把珍藏了上百年的枣木根据所制木梳的大小截成木板,再在木板上画出梳子的轮廓,用特制的工具开齿、打磨,耐心完成着制作木梳的二十多道工序。师贵生介绍:“木梳全用枣木制作,枣木材质硬,纹路细腻,有自然的香味,梳起来入头,既舒服,又理疗。”做木梳,师贵生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在他看来,手工技艺的演进可以具有时代的面貌,手工劳动依然能满足人们对温暖的渴望。就像师贵生手中的这把木梳,经过二十多道制作流程后,它不只具备了简单地使用功能,更能体现出人们的审美特征和生活态度,并且在传承过程中展现出了人类从农业文明传递而来的手工创造在现代文明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实用价值。枣木原本粗拙,经过师贵生再造与修饰的木梳,无不呈现出朴素而又灿烂的美。他对制作木梳材质的使用,从来不会刻意运用技艺去遮蔽材质本身的自然之美。道法自然,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源,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始终贯穿于师贵生制作木梳技艺的过程中,遵循枣木自然的纹路,借助树木外皮的乳白色和树芯的枣红色制作出白头偕老、鸿运当头等寓意深远、祝福绵绵的木梳,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创造让传统技艺得以延伸和传承。师贵生一方面为恢复大规模的木梳制作合作社做努力,一方面积极搜集整理相关的木梳制作申遗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清朝时期迁往文水县的本家,适时为他提供了师家家谱,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始祖师登赢就是木梳匠人,这门纯手工技艺传到他已是第十二代了。而1937年版的《中国实业志》中所载苏文选属于笔误,应为师文选师家作坊。师家家谱再现以及文水县一个古庙宇里的现存碑文同时激发了师贵生申请非遗项目的热情和决心。为搜集整理更多有关木梳的资料和历史印记,师贵生带领村人远赴浙江、安徽、甘肃、文水等地实地考察,先后拜访本村李焕年等存世工匠,求取真经,学习技艺,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册,为以后的申遗工作奠定基础。师贵生是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他崇尚中国文化对自然和人的态度,以物以致用的心态、因材施技的制作方法,使木梳从朴素的质感中传递出古拙之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师贵生执着于木梳制作,更执着于该项技艺的抢救、挖掘和传承,并且在坚守中保持着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一排排梳齿镌刻在非遗的活页纸上,一块块枣木嬗变为木梳的传奇!
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