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青砖瓦房,满目叠翠”,三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精准发力,三年一张图,一年一张单,累计投资40多亿元,深入推进“5+3+N”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力打造“高平样板”,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人居环境整治“高平答卷”。
一把扫帚扫到底
每天一大早,南城街街道梨园村的垃圾转运车就开始穿梭在小街小巷收垃圾了。村民高乐凤听到喇叭声,就提上垃圾桶在家门口等候。“村上给每家每户都配送了各种垃圾桶,收垃圾的人员开着车过来把不可回收的拉走,可回收的留下。我们拿上可回收的垃圾到智能垃圾点去回收,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机器操作起来很简单很方便,对老百姓很实用。”高乐凤说。
原来,梨园村在广场北边设置了智能垃圾回收站。村民只需将二维码在读卡器处刷一下,机器会语音提示选择按键,选择其他垃圾按键之后,箱门就会自动开启,把需要投放的东西直接投进去,箱门会自动关闭,里面的记重器会显示重量,重量会换算成积分,累计积分就可以兑换食用盐、醋等生活用品。
“垃圾分类很重要,厨余脏物绿桶倒。可回收物作指导,废品垃圾变成宝。书刊杂志文件袋,泡沫塑料回收卖。可回收物蓝桶装,美丽乡村好村貌。”智能垃圾回收站的设置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70岁的高大爷还将垃圾分类编成了一段快板,吸引大家前来观看、学唱。
梨园村是高平市第一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村。为了形成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的闭环链条,2019年,高平市投资487万元,率先在该村建成全市首家大型垃圾处置中心,覆盖周边多个村庄。通过垃圾进站、肥料出站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生活垃圾在这里就能变废为宝。南城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任晓玲介绍说:“现有的有机垃圾处理设备,专业处理厨余等可腐烂垃圾,日处理量3吨,可服务农户1500户,约6000口人。设备随时投料随时出肥,出肥率10:1,所制成的农业有机肥可用于苗圃、菜园以及玉露香梨园的施肥。”
城乡垃圾量大清理难是一大顽疾。为此,高平市投资2700万元,在13个乡镇建设了13个垃圾中转站并投入运营。投资1.6亿元建设智慧环卫基地,打造垃圾收运处置综合基地,实现“城乡垃圾不落地,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卫格局。
市环卫中心副主任李晓峰告诉记者:“高平市新环卫基地扩建后包含多项功能:生活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资源化利用中心、车辆维保中心、智慧管控中心与环卫培训教育中心。建成后,可以实现生活垃圾自动机械化分选,将生活垃圾可燃性物质制成垃圾衍生燃料,进一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对人员、车辆等实行科学调度,提高作业效率,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高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供排污一体治水
建宁乡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乡镇,地处东部偏远山区,多年来一直未接通自来水,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2017年起,建宁乡陆续在建北、郭庄、西沟、马岭、筱川、何家、曹家7个村全面实施了水网改造工程,引入张峰水库优质水源, 解决居民吃水难问题。今年又对苏庄、东庙2个村进行了水网改造,并建设张峰水库东延工程末端水站1座、乡分水站3座。张峰水库的优质水源通过水管站和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网,一股股清泉不仅流入了百姓家中,更流进了百姓心田,终于圆了建宁乡2万群众的安全饮水梦。
“以前吃水是太困难,每天跑好几公里去挑水,一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后来村里打了井有了水,可是用水量根本无法保障。现在好了,一天24小时都有水,洗衣服、做饭都很方便,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你说咱能不满意?”建宁乡建南村村民郭中梅高兴地说道。
为了让“放心水”流入更多百姓家,三年来,高平市先后完成了218个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彻底解决农村供水问题;同时按照“用足张峰水、涵养地下水”的原则,建成了第三水厂,对地下水进行置换,15万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张峰水。
解决了吃水问题,污水治理也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为此,高平市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加快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通过补齐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全面改善。
走进河西镇苏庄村,气势恢宏的明清建筑、整齐划一的农家小楼,成了丹河沿岸最亮丽的风景。在村民贺素玲家中,厨房、洗衣房排放的废水全部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哗哗流向了街区的污水主管道。“以前洗了衣服的水,淘了菜的水,都倒到大街上,搞得脏兮兮的。现在好了,通过下水道就流走了,既干净又卫生。”贺素玲说。
今年73岁的苏富平一直生活在苏庄老村,家门口还有一个不小的坡,一到冬天,街面上的污水全部结了冰,根本不能出门。去年,全村实施了供排水一体工程,污水排放由地面转为地下,老人再也不用发愁冬天的出行问题。“现在无论是什么脏水,都从下水道排走了,不用我们费力气费劲提着桶往外倒了。”看着村里的变化,苏富平笑得合不拢嘴,“另外,我们一出家门,街上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好得很,我们真高兴。”
河西镇位于丹河沿线,同时也是高铁新区的主阵地。全镇每年农村污水排放量高达30余万吨,由于之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全靠自然蒸发或流入丹河,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去年以来,河西镇结合高铁新区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共投资2800余万元,完成了苏庄、牛村、新庄等5个村,共23000米的污水管网铺设,建成镇级污水处理站1个,村级污水处理站2个,涉及农户4000余户。
截至目前,高平市已经先后建成2个市级污水处理厂,11个乡镇、12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实现乡镇污水处理站全覆盖,城乡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5万方。
看好丹河病、治好母亲河,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的夙愿。按照“源头保护、沿线治污、两岸增绿、生态补水、中水回用”的思路,高平市投资6.6亿元实施了丹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开工建设苏庄湾湿地、生态长廊,以生态慢行步道串联起老城新区。“要通过苏庄湾湿地、丹河生态长廊建设,让老百姓充分感受水、亲近水,真正实现‘城依河建、城因河新’”。市水务局总工李鹏飞介绍说。如今,丹河水量日渐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丹河出境断面水质20年来实现了连续两年达标排放,从受罚5760万元变为获奖3300万元。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近年来,高平市各乡镇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按照“卫生厕所建到哪、生活污水管网铺到哪”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更美了。
这两年,家住东城街街道果则沟村的村民牛秀宁好事不断,家里装修新房时,正巧赶上村里改厕,卫生间也随着装修的气派干净。“自从去年改了厕所以后,家里面的环境不错,干干净净的,空气也清新,和城里面一样样的。”说起改厕,牛秀宁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中国美丽乡村,果则沟村把农村改厕同美丽乡村紧密结合起来,在全村积极推行水冲式改厕,同步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工程,配套建设了一个100立方的污水处理站。一年时间,全村330户改厕任务全部完成,家家户户整洁一新。村委主任姬随印介绍:“2018年,我们村厕所改造时,还同步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站,污水净化以后,还可以用于浇树等绿化工作。”今年,果则沟村又对河道、小广场进行了集中整治,美丽乡村不仅有了“面子”,更有了“里子”,还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村里小洋楼居住。住户赵文祥前几年也搬到了果则沟村居住,“随着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个村庄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欢,是一个休闲康养的好地方。”
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维护管理是保证改厕效益的关键。石末乡坚持建管并举,创新管护模式,将农村改厕与后续管护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因地制宜谋划“粪肥循环利用”这篇大文章,形成了“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态绿色种植”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
刚忙完地里的农活,石末乡王庄村村民成文明来到自家的卫生间给抽水马桶添水,新改造的独立卫生间干净又整洁。他说,厕改以后,解决了蚊虫叮咬,解决了老人上厕所不方便的实际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去年以来,王庄村综合考虑村里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采用三格化粪池式整村推进改厕。如今,王庄村全部完成改厕任务,成为石末乡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典型。
石末乡位于东部山区,缺水较为严重。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采用“通风改良式为主、三格式为辅”的改厕模式,共改厕2000多个。如何确保改厕后续管护及时到位,石末乡又动起了脑筋。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有偿服务”的原则,建设了容积2000立方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站,还配备了6台抽粪车。处理站面向社会招标成立了环卫服务公司,建立完善管护服务价格补偿机制,负责定期收运、回收利用等工作。石末乡蟠龙人居环卫有限公司经理贺国平告诉记者,公司现有工作人员4人,目前承担了全乡3000多个厕所的粪液清运和厕具维修工作,做到了方便群众。群众需要维修,清运粪液,电话随叫随到,当天解决问题。
在“粪肥循环利用”上,石末乡立足纯农业乡的实际情况,将改厕和全乡生态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了“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态绿色种植”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全部收集的粪污经过集中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优先供给侯庄2000亩苹果园和有机红薯种植使用。对有使用需求的散户,由服务公司进行配送,真正实现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目的。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三年来,高平市按照“退街、进院、入室”、“生活污水管网铺到哪,卫生厕所建到哪”的思路解决农村厕所问题。在镇区、历史文化名村、丹河沿线及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村主推水冲式厕所,累计改厕5.8万座,市区、乡镇镇区、中小学厕所改造全部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
六大行动拆违治乱
有着48年党龄的马村镇马村村老党员常胡生,在镇区临街位置有一块3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上世纪80年代时这里修建起了一座旱厕。拆违治乱战役打响以来,他主动担当,率先将自家的旱厕进行拆除。“如果这个宅基地修起来,光租金一年也能挣两万块钱,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但是为了配合村委和政府的工作,咱就带头拆迁了,咱党员要是不带头拆迁,村民会是怎么个看法。”
短短4个月时间,马村村共拆除了300多座旱厕、80个沿街临时车库,拆除总面积达到了3000多平方米。马村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军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主动干工作,主动配合拆除,打了一个漂亮的环境整治攻坚战。”
5月19日,高平市“爱国卫生运动季 城乡环境大整治”暨百里丹河大清理行动在丹河岸边打响,以“治六乱、整六道、拆围挡、除陋习、大清洗、大消杀”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为主题,企业参战、群众参与,在河边的企业战斗在河道,在路边的企业战斗在路边,掀起了建设美丽家园的新热潮。科兴集团下属15个企业,先后出动各类大型工程机械200多台,出动人力21000多人次。
“两下两进两拆”专项行动,现场即战场,开局就是决战。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清理高空广告、橱窗广告牌4700块(处)、2.9万平方米,新设立免费停车场12个;拆除违建、围墙(挡)200余处、35万平方米,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腾出了新空间,为群众生活增添了幸福色彩。
集中供热能力翻番
来到米山镇米西村,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为村民进行集中供热管网接通入户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次管网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5%;二次管网工程完成40%。“换热站土建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我们将会克服秋季降温的影响,投入人力、物力以及大量机械,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如期供暖。”米山镇供热一网及换热站施工员田梦阳介绍说。
据了解,米山镇集中供热项目共铺设供热主管网3.6公里,二次管网44公里,预计11月底完工。竣工后,将有效解决米山镇区、高平一中、工业园区等地的冬季取暖问题,供热面积可达65万平方米。“米山镇以实现同城化为目标,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为目的,今年先期开展了米东、米西、川起三个村的集中供暖工程,建设了6个换热站,预计年底能使3000余户群众过上温暖的冬天。”米山镇党委副书记郜义鹏说道。
米山镇供热热源来自投资8亿元建设的第三热源厂,该项目核心建设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一次管网及换热站。项目建成投运后,可满足米山工业园区、高铁新区、米山镇片区和河西镇片区4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和60t/h工业蒸汽。截至目前,主厂房已经封顶,75吨锅炉完成水压试验,150吨锅炉钢结构安装全部完成,受热面安装完成50%,其他的配套设施、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陆续进入安装阶段。“目前热源厂土建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1月初完成机器调试,并投入运营,为群众冬季取暖提供热力保障。”第三热源厂土建负责人范涛涛介绍说。
三年来,高平市累计投资16.2亿元,大力实施城市供暖向城郊延伸、余热利用、区域锅炉、煤改电、煤改气等工程。城乡集中供暖能力由600万平米提升到1295万平米,供热能力翻了一番。
红黄绿产业彩练飞舞
“大家看一下,我现在手中拿的就是咱们高平本地的红薯,红皮白芯,又香又甜,美容养颜。咱们本地的红薯是国家地标产品,因为咱们这里昼夜温差比较大,海拔比较高,红薯比其他地方要甜很多…….”
正在进行抖音直播的人叫崔新峰,是个“80后”,在国有企业从业十年后,他毅然辞职“下海”,回到高平老家,和一群同样有梦想的年轻人,搞起了电商创业,策划了“寻味晋城”这一电商平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销售本土的红薯、小米等农产品。崔新峰对记者说:“我们和河西、石末、原村合作种植将近三百亩的红薯,通过与山西省农科院合作,统一进行培训,老百姓根据要求进行种植,最后通过电商平台“寻味晋城”统一进行销售,销售到北上广,售价是我们本地售价的三倍到五倍。”
物以“硒”为贵。近年来,高平市探索发展富硒功能农业,依托“一院两站”技术支撑,重点实施农耕文化园甘薯标准化种植加工项目,强龙头、联农户、扩规模,构建“两核、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即“石末乡、河西镇”2个核心区,“北诗镇、原村乡、米山镇”3个片区,发展富硒红薯5万亩,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打造富硒红薯“红色”产业链。
梨果产业是高平市的主导产业。这边红薯不愁销路,那边在野川镇韩家庄村的水果仓库里,郭旭明正在跟其他果农们相互配合,熟练地包装好刚刚采摘下来的“韩梨”。早已名声在外的韩家庄550亩“玉露香梨”,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绿色无公害的水果园,而且注册了“韩梨”商标,小小的香梨也远销上海、广州等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经过前期积累和沟通对接,韩家庄村的30多万斤‘韩梨’已经被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客商订购一空,不仅合作社有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果农们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花果山玉露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锋高兴地说道。
高平市黄梨种植历史悠久,现有黄梨面积1.8万亩约26万株,年产量达1.5万吨,是名副其实的“黄梨之乡”。近年来,高平市充分发挥高平大黄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势,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共建黄梨试验站,依托农耕文化园、山河里黄梨公社、铁炉贡梨,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为支撑,新发展黄梨5万亩,打造黄梨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将绿化、彩化、财化相结合,围绕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投资1.5亿元,流转土地1.7万亩,种植梨树、红薯、油葵、连翘等经济树种和作物1.5万亩,栽植金叶榆、红叶李等景观树种10万余株,建设草花组合大地景观1000亩,精心打造万亩经济林,真正把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打造成绿色路、旅游路、产业路、富民路。”神农炎帝农耕文化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达介绍说。
“谷子好,谷子好,今年的谷子大丰收……”金秋十月,五谷飘香。在河西镇丁壁村谷子地里,70岁的冯福秀正在跟村民们高兴地收着成熟的谷子,一拽一割,一把谷子收入“囊中”。2019年,河西镇丁壁村引进山西本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富硒杂粮项目,与公司共同组建“高平市丁壁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富硒小米、富硒红薯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组织管理+村级组织、群众入股”模式,流转耕地3197亩,让丁壁村1529名村民都变成了股民。“今年我们的粮食大丰收,人均收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3500元,集体收入增加50万元左右,全村村民每天都在参加劳动,以后丁壁村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丁壁村党支部书记冯海元高兴地对记者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在高平,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美丽乡村已经成为高平发展的底色——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排排青砖瓦房错落有致,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
[编辑: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