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条条大道通小康——朔州3个乡村的致富之路

时间:2020-10-28 10:00:11 | 来源:山西日报

俗话说: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条条大道通罗马。同样,致富也没有定式。朔州市3个乡村的农民,他们依靠资源禀赋、勤劳双手,脱贫攻坚,努力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扶贫又扶志 穷村达小康

10月15日上午,右玉县黑流堡村群众欢欣鼓舞,搬着板凳坐在村委会院子里,观看精彩的戏曲演出,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原来,这是朔州市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联合市文联、侨联等部门举办的“决战脱贫决胜小康”文艺进乡村演出。

黑流堡村是右玉县一个小山村,共有103户22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57人,土地面积6458亩,村民主要种植土豆、玉米、莜麦等作物,以养殖牛、羊等牲畜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9年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聚焦解决“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们协调回18万元扶贫资金,为24户贫困户购买了69只二寒种羊和22台电三轮车,帮助贫困户扩大了养羊规模;协调县水利局为村里修建起了新水塔,让村民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投资1万余元建起了扶贫“爱心超市”,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今年,该村又成功申报为“山西省第三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获得专项资金50万元。这些钱将全部用于进一步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倡导文明新风,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扶贫工作队给村民带来的方便与实惠太多了,一桩桩、一件件,人们有目共睹。二年时间黑流堡村大变了样。”村委委员张志刚说。

“全村形成了以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养羊200只、养牛80头。去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2518元,高出脱贫线3600元。预计今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达136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可达299.2万元,全村群众都达到了小康标准。”工作队长崔晓伟说。

立起新产业 铺就增收路

“感谢各位领导,是你们的精准帮扶,帮助我们改善了生活条件,我们的生活才蒸蒸日上。”10月26日上午,应县大临河乡北楼村五保户王梅眼噙泪花,激动地说。

2019年4月,同煤物流朔州矿业公司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后,从该村实际出发,着力实施精准扶贫,为村里小杂粮加工厂完善续建投入资金26万元,建起了成品车间等,并帮助“皇金丹”牌系列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6大系列12个品种俏销市场,今年该村的小杂粮加工厂可生产小杂粮10万公斤。朔州矿业公司为了扶持企业发展,还购买了“皇金丹”小米1.5万公斤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进行消费扶贫。工作队还帮助村民建立起电商平台,多渠道拓宽产品销路,线上销售小杂粮约5000公斤。

村里以小杂粮加工厂为龙头,带动农民大力发展黍子、谷子、杂豆等小杂粮种植,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全村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全村今年调整了种植结构,家家户户少种了玉米,多种了谷子。谷子2.8元1斤,每斤高出玉米1.8元,这就增产增收了。加工厂还免费发放优质谷种,让农户种地有收益。其次,村民们还有小杂粮加工厂的承包费分红,三次受益,村民们感觉到很幸福。全村52户贫困户136人全部脱贫,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住房、饮水大大改善,达到了宜居、宜业,都脱贫奔向小康了。”村委会主任霍步春告诉记者。

打好生态牌 旅游兴古镇

“神头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故事,我很喜欢来这里度假旅游、休闲观光。”10月27日下午,正在乡村游的赵学峰告诉记者。

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位于洪涛山下、桑干河畔,全镇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6172人,总土地面积162平方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涌现出尉迟恭、张辽等文臣武将近400人,全镇名胜古迹、文化遗址众多,还有许多历史文化传说。该镇背靠洪涛山,神头泉是桑干河的发源地,河水流经多个村庄。独特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里成为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历史名镇、文化强镇。

如何才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蹚出一条新路?2016年以来,神头镇立足文化底蕴、资源禀赋,将环境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倾心打造旅游名镇,提出了“一年景观化、三年景区化、五年全域化”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河带九区、多业兴古镇”的总体思路,对神女山、神头海、商业街、景观路进行建设,同时配套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民俗体验等以生态为主体、产业为依托、文化为载体的系列旅游产品。

“一河带九区,多业兴古镇”。“一河”就是桑干河,“多业”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九区”就是桑干河沿岸的7个村,区域面积30.2平方公里,镇里规划为神女山旅游区、神海湿地景观区等9个旅游区。美丽乡村与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与生态产业完美结合。

“全镇旅游热正在兴起,仅东神头村去年人均旅游收入达3000多元。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使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全镇山明水秀、风和景明,白天青山绿水,晚上流光溢彩,焕发出古镇风采。”神头镇东神头村村委会主任梁孝顺说。

全镇生态环境转变为生产力,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为金山银山,生态、经济相互推动,协调发展,一个文化旅游名镇、生态富裕强镇正在形成。

本报记者马占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