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过,山城阳泉的气温仍舒适宜人,距离市中心4公里的城区义井镇小河村,更因着游人的熙熙攘攘而红红火火,一点也感觉不到深秋的清寒与萧索。10月24日,周六,小河村文化夜市开市的日子。傍晚时分,村民石炳章已经在自己的拉面摊上忙碌起来。“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大家干活更有劲头了。”揉、抻、摔、拉,石炳章手上的动作干净利落,还不耽误和记者说话。40岁的石炳章学过厨艺,擅长拉拉面,以前在村里跑流动餐厅,没活时打打零工。今年6月村里开了文化夜市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在夜市上支起了拉面摊,没想到生意越来越红火。“一共摆了14张桌子。素拉面5元一碗,肉拉面8元一碗。一袋面25公斤,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袋面,毛收入约有3000元,挺开心的。”石炳章笑着说。摊子不大,用的人不少,石炳章的父母、丈人、小舅子都来帮着打下手,另外还雇了本村5位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给100元工资。大家都说,“守家在地,挣得不算少。”离石炳章的拉面摊不远,是村民吕贵平开了20多年的小卖部。聊起以前的小河村,47岁的吕贵平开始吐槽:“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路河道,全是石头,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死气沉沉的。村里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小卖部几乎没什么生意。”现在路修好了,环境改善了,村里还搞起了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小卖部生意好多了,有时候一个人都顾不过来。”吕贵平说,傍晚这个时候店里刚开始来人,趁老父亲在,他赶紧出来透口气。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小河村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作家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古村现存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丰富,有明、清、民国时期各类历史建筑34630平方米,传统院落178处。但由于人居环境、景观档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前些年,村民们捧着“金饽饽”,日子却不富裕。近年来,小河村充分发挥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旅游基础建设,通过古村落保护形成核心景区石家花园,通过弘扬传播石评梅革命精神建成石评梅纪念馆和小河村历史文化博物馆、小河精神“中华第一斜深井”展馆,连续多年举办春节传统庙会、农历七月初一传统庙会和阳泉市城区文化旅游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利用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村民致富的步子快起来,小河村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村容环境整治、消防设施完善等工程;完成水质提升改造项目,解决村内水源污染的问题;实施景观改造工程,增设梦幻隧道、山体灯光秀和3D激光铁花焰火等旅游项目;新建旅游厕所4座,全部实现标准化冲水;完善景区游步道1.1千米,在景区核心景观区域植树2000余株。同时,村里紧抓创卫契机,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分片到人,明确责任,并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还加大对河道垃圾的清理力度,积极做好水环境治理及河道保洁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经过持续不断的“梳妆打扮”,小河村增了“颜值”,添了“气质”。尤其是传统庙会上红红火火的民俗表演、令人震撼的非遗传承“打铁花”、美轮美奂的山体灯光秀,留给游客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小河村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小河村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策划推出小河村文化夜市,每周五、六、日晚营业,不倒翁、济公、媒婆、锦衣卫等角色扮演轮流出街,营造“夜市、夜展、夜食、夜秀、夜宿、夜景”六大主题场景,打造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品牌活动夜间经济营销街区。很快,来自周边的游客络绎不绝,小河村文化夜市成为阳泉市民夜间消闲的网红打卡地。谈笑间,旁边卖烤串的村民石敏凑了过来。今年33岁的石敏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最近几年看到村里的变化,他毅然决定回村创业。在村干部的支持下,他在村里干起“农家乐”,销售农家饭和烤串、烤鱼、涮毛肚等美食,生意很不错。“如果发展得好,今后我就再不出去打工了,就在村里干。”石敏规划着自己的未来。近几年,像石敏这样回村发展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之前走出去的人逐步回流,村子里一天天热闹起来。基于人气的提升,如今小河村开办了20余家农家乐、3家民宿、30余家小吃店,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特别是今年文化夜市开市以来,只要天气好,晚上十一二点都有生意做。”石敏说。“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村民拿到股权证还能享受村集体收入分红,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还能领养老金……”石炳章笑着说。他身旁,拉面锅里荡起水花,像跳起欢快的舞蹈。
高桦 于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