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啸波和他做的木偶盔头
中国传统戏曲人物所戴的冠帽叫盔头,闽南木偶戏的盔头和传统戏曲盔头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尺寸只有巴掌大。泉州的一位电视台主持人王啸波从小就着迷于木偶盔头,制作出来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因为这个爱好,王啸波还关注到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他的心愿就是在一些老的东西慢慢消失之前,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
迷上传统手艺
儿时看戏,没看懂情节倒是盯上了道具
王啸波是晋江市电视台制片人兼主持人,制作木偶戏盔头是他从幼儿园时期就有的爱好。
王啸波说,小时候,外婆经常带着他看戏,当时年龄小看不懂情节,他的注意力都在演员穿戴的闪闪发光的东西上面,比如服装、盔头……
盔头是传统戏曲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大体分冠、盔、巾、帽4类。木偶戏所用的盔头和戏曲盔头基本上是一致的。
泉州保存着很多民间传统,神像、戏曲、木偶戏等的盔头特别的精致。因为王啸波从小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些年来不断和行内的人进行交流,自己也摸索,利用业余时间渐渐了解了很多关于木偶戏盔头的“秘密”。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一个木偶大约有40到60厘米长,所使用的盔头可能比一个拳头还小。”盔头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主要是纸板、绸缎、珠子、铁丝、丝线等,“只是东西越小越难做,等于把戏曲的盔头微缩下来,只是有些东西比小指甲盖还小,实际制作中就会比较麻烦。”
盔头分为两大种,一种是硬盔头,制作速度比较快,一两天可以做好。还有一种是软巾,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刺绣,可能要两三天才能完成。他说:“一般到了晚上10点,我手上的工作都做完了,就开始沉浸下来制作盔头。制作盔头的时候,就像是跟自己对话,我很享受这种状态。”
“职业工匠是批量生产,我是量身打造”
作为业余爱好者,和职业工匠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王啸波说:“职业工匠是成批量生产,主要目的是商业销售。我是业余爱好,再加上是媒体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艺人,回家后自己再琢磨,可以让技术不断进步。”
因为专注于木偶戏盔头制作,他对现在不太受年轻人关注的戏曲和民俗文化有着更多了解。他说,中国各地的传统戏曲虽然有差别,但是服装、盔头等都是同一个体系的,不同的剧种可能会有略微的区别。
“同样一个人物,所用的盔头大致一样,在细节装饰上略有不同。比如说曹操是戴黑相纱,不能给他戴一顶皇帝的帽子。老话说‘穿破不穿错’,就是说盔头服饰等即使用破了,也不能用其他人物的东西来替代,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穿戴范畴。”
王啸波说,随着时代的变化,盔头和服装等也有细微的变化。“从梅兰芳时代到现在,戏曲人物的妆面、服饰都有一些变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不少盔头很大,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有点滑稽,但是当时的审美就是那样,现在逐渐缩小了。”
除了给自己收藏的木偶制作盔头以外,王啸波也偶尔帮剧团的木偶制作盔头。“我做的盔头不仅成了工艺品,还能登台辅助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
更重要的事
今后的重中之重
是记录下老手艺人
王啸波说,自己摸索盔头制作的过程中,对老手艺有了更深的了解。
“比如制作中会用到一种漆线,是用砖瓦磨成粉加上桐油做的。小时候我只是听人说这个东西是粉和油搓成的,后来才知道,这东西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王啸波说,这些年来,他认识了很多专业的朋友,前不久就有一对夫妻,大半夜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来我家,手把手教我怎么调配。“中国这种老手艺很多,为了生存很少外传,是行业秘密,但他们毫无保留地教我,我很感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东西在慢慢消失,王啸波想记录整理一些比较边缘的或者目前大众比较忽略的东西,他说这是今后的重中之重。“去年我采访了一位表演木偶的90多岁老艺人,前两天这位老人去世了。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很难过,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做这些整理与记录是挺有意义的。”
很多传统手艺之所以消失,除了市场逐渐缩小,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冲击也是一个原因。机器或者新材料可以代替很多传统手艺,有人就开始质疑坚持传统的方法或者材料是否还有意义。
王啸波认为,这种争论暂时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不管怎么样,可以先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否则等到它们消失,想记录也没有机会了。有些争论过个几年再回过头来看,答案就很清晰了。比如木偶在以前是纯手工制作,现在出现了电脑雕刻,但电脑雕刻的木偶全部是一模一样的。“我和一位老艺人说,你用纯手工制作,一个月才做出五六个,远远比不上电脑。这位老艺人就跟我说,他只要有一个木偶使用了电脑雕刻,传出去招牌就砸了,客户永远都不会再相信他。”
“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王啸波说。
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迷你盔头,把电视主持人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