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一锅米粥,馏一笼馒头,现做一个西红柿炒茄子,再摆一个提前腌好的爽口萝卜条,一顿三人晚餐就做好了。颠勺的是55岁的郑积棉,除了厨师这份工作,她还干着移民新村的保洁员,这两项加起来,一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
郑积棉算得上“斜杠中年”。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小摊主”。每个月的18日,是垣曲县新城镇左家湾村的农产品展销会。这一天,她会提前做几样小吃,和丈夫李关军背上做鸡蛋饼的小炉子,拿上晒好的干木耳、灵芝,参与到“地摊经济”中,再吃一碗“康养旅游饭”。
郑积棉(左一)与几位贫困户接受采访
人群中的郑积棉和李关军,与常人无异,看不出来他们曾因脑溢血住院以及被心绞痛折磨常年服药。甚至,他们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热情和耐心。14年前,这对夫妇唯一的儿子在车祸中丧生,这几乎带走了家里的全部希望。扔下了城里杀猪卖肉的买卖,夫妇俩回到左家湾村铜峪组的三间土房里,接连生病,几次住院,日子一蹶不振,赖以糊口的是坡地里的十几亩麦子。
2018年,左家湾易地搬迁开动员大会,郑积棉和李关军举双手赞成。“在山上可算是苦够了,打下麦子磨面粉,我俩都要扛到山下头磨,磨好再背回去,山路太烂,连自行车都不能推。一到秋冬,还担心起山火。”郑积棉说,自己掏1万元,就能住进112平方米的楼房,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
好事儿一件接一件。
左家湾一景
搬进新房后,夫妻俩还分到了公益岗位,郑积棉是保洁员月入300元,李关军是护林员,月入700元。被人称赞“做饭好吃”的郑积棉还参加了免费的技能培训,进了厨师班,结业不久就被村干部介绍到一个工程项目部给员工做饭。“老板在这儿有工程,他们想吃啥买啥菜,买下啥我做啥,没有苦还准时给工钱。”郑积棉笑着说。
左家湾全村430户11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共239人,其中,因病致贫占34%,因缺技术致贫占28%,因残疾致贫占22%。和郑积棉一样,这部分人群依据精准扶贫的政策,有的通过易地搬迁脱贫,有的选择在距村不远的企业务工,还有的通过金融扶贫搞起了种植养殖,也有干起公益岗位,或者在村里的大棚务工,以及少部分政策兜底。2018年底,左家湾整村脱贫摘帽。
左家湾村的文化墙
然而,巩固脱贫成效的步伐没有就此止步。
垣曲县新城镇党委书记贾龙龙介绍,“左家湾康养小镇”于2019年3月获批我省康养产业首批重点推进项目,这为左家湾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左家湾站上了康养产业的新风口。“有山、有水、有林、有田”,这是左家湾发展康养产业的生态优势,毗邻垣曲县城、交通便利,这是其地理优势。
依托现有布局,结合周边自然景观格局,利用易地移民搬迁后的闲置空地、废弃场地、林间等空间,左家湾康养小镇规划为生活休闲区、康养疗养区和创意观光区,三个区域里主要包括农耕体验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滨水度假区、风情度假谷、村屋酒店、水乡别墅及百花坊等项目。
当左家湾康养小镇如火如荼建设时,那些为了告别贫穷离村入城的青年人开始返乡创业搞起各色采摘大棚,火龙果、无花果、樱桃、草莓,既填充了自己的钱袋子,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火龙果大棚四季常青
今年10月,左家湾村举办首届康养体验月活动,邀请河南梨园春名角现场表演,设置观光区、娱乐区、美食区、商贸区、采摘区,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拉动消费370余万元。
“我是再也不走啦,左家湾的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11月30日,垣曲县大雾,天气预报夜里会有雨夹雪,郑积棉洗干净碗筷,骑自行车回家,想到以后的日子,蹬车的腿更有劲儿了。
文字:山西新闻网 郝宏
摄影:苏航
视频:焦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