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临汾12月30日电 题:山西翼城农村改厕因户施策 5万户农民告别旱厕过“新生活”
记者 李庭耀
冬日的上午,72岁的王怀礼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以前家里的旱厕“用了几十年,臭了几十年”,他曾经并不喜欢在院中久留。
图为翼城县西阎镇西阎村曾经的旱厕。李庭耀 摄王怀礼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中卫乡东浮图村村民,几十年来一直在农村生活,用的都是旱厕。他回忆,以前自家的厕所常有苍蝇蛆虫,臭气熏人,院子里常年有一股臭味。一年前,翼城县委、县政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过程中,王怀礼家的旱厕被改造成三格式户厕,他们一家人用上了坐便式马桶。
王怀礼拉着记者走进他家的厕所,只见墙壁雪白,也闻不到异味。他告诉记者,今年夏天的夜晚,一家人在院子里吃饭、纳凉,自己虽然住在农村,但家里通水、通电、通网,用上了天然气,如今厕所也和城里没了差距,“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甚至过得更好”。
如今,东浮图村98%的村民家中都有了卫生厕所,而这只是翼城县“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改厕质量,翼城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指导队伍,此外还有跟踪监理组,建立了村级初验、乡镇验收、县级抽验的三级验收制度。郭亮 摄“村民不一定天天去地里,但一定天天去厕所。”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柱介绍,该县农村常住户数54801户,2018年底已有13320座卫生厕所,2019年至今年完成34000座改厕任务,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3%。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张天柱告诉记者,针对平川、丘陵、山区不同区域特点,该县最初以试点村为单位,选取几户进行样板示范,探索出三格式、异形三格式、水冲式、沼气池改良式、户用联厕式等7种不同模式供村民选择。
“改厕模式不仅是村民关心的焦点,还事关改厕成效。村民的需求各不相同,比方说有人想留下农家肥浇地,有人则不需要。”翼城县副县长胡国华说,政府为群众提供不同的改厕模式,同时严格制定改厕设备、工程质量标准,做好跟踪监理和质量验收,至于选择哪一种模式,决定权在村民手里,“因户施策成为农村改厕成功、村民满意的一大原因”。
翼城县西阎镇西阎村地处山区,留存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厕所大都在院外的路边。曾经石头围起三面半人高的墙,墙里挖个深坑,放上两块石板,就是一个厕所,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蝇乱飞。该村村支书何志刚回忆,几户人家共用一个露天旱厕,“上厕所前,得先向里面打个招呼”。
根据厕所大都在院外的特点,西阎村选择户用联厕模式进行改厕,在原址修建新的卫生厕所。80岁的侯月梅嫁到西阎村已有60年,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孙在外地生活,以前孙子回到村里,甚至不愿意上厕所。如今,自家的厕所终于变得干净、保暖。
通过农村“厕所革命”,翼城县5万户农民告别了传统旱厕,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了质的提升。郭亮 摄张天柱介绍,为确保改厕质量,翼城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指导队伍,此外还有跟踪监理组,建立了村级初验、乡镇验收、县级抽验的三级验收制度,“工作人员负责把改厕流程、标准宣传到位。改厕过程中,村民既是技术员,也是监督员”。
如今,翼城县已设立30余个“厕所革命”村级服务站,进行市场化运作,确保“粪渣满了有人抽、厕所坏了有人修”。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翼城县副县长胡国华说,通过农村“厕所革命”,该县5万户农民告别了传统旱厕,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了质的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