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 审批事项减少76项,审批环节减少287个
● 41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走”,审批事项100%网上可办,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
● 全市发展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 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继续稳健快速增长,新增26614户,同比增长18.8%
□本报记者 裴囡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推动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进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审批事项减少76项,申请材料减少300余件,审批环节减少287个,41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走”,审批事项100%网上可办,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持续为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清障搭台、释放活力,成绩斐然。
破冰——高平在“一枚印章管审批”中先行,为全省改革蹚路
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端在高平。
2015年,高平率先提出一个单位管审批、一个单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单位管建设、一个平台管服务“五个一”的改革思路。2016年3月,新建的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入驻单位41家,设置办事窗口210个,基本搭建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服务热线、数据政务云、效能监察”六位一体的集成化、综合性服务平台,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改革破冰初见成效。
2017年4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确定高平市为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2018年1月,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要求:以新的内涵推动“供改”与“综改”相结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释放市场经济新活力。
借势谋局,顺势开局,高平高歌奋进,大胆突破。
2018年1月,完成人员编制划转工作;2月,行政审批局挂牌;3月,“三定”完成,23个部门200余项审批职能集中划转;4月9日,第一张营业执照颁发。至此,高平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局两中心”组织架构,开体制之先河。
——形成了“集中许可+许可集中”双轮驱动的审批服务机制,分散在23个部门的239项行政许可事项和30项关联事项集中划转,由审批局集中行使许可权;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5个垂管部门40项许可事项集中进驻。此外,广电、供水、供暖、供气、供电等18个单位246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进驻,构建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热线服务、数字政务、效能监察”为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划转率占县级全部许可事项的86%。
——形成了“六个一”改革样本,一单管控标准化、一码指南情形化、一窗受理同频化、一档集成简约化、一诺运用规范化、一网通办智能化,为项目建设加速。
——构建了市、乡、村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
用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高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码赋能。改革仅一年,高平新增市场主体7327个,完成投资项目审批350个,整体审批服务效率提高57%。
嬗变——全市域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力破除审批中梗阻
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重大改革任务。高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在全市域范围内推广水到渠成。
2018年3月至9月,以高平试点为切入,我市积极探索全市域改革新思路,针对全市政务服务中存在的集中度低、体外循环、忙闲不均、行政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弊端,初步确定了围绕投资项目线、市场准入线、社会民生片,形成“两线一片适度集中、综合受理集成审批”的总体改革思路,全市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徐徐拉开大幕。
2018年12月,以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我市组建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分15个阶段步骤,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改革。
2019年4月28日,我市举行审管衔接备忘录签署暨集中审批印章启用仪式。313个首批划转清单,7项配套制度出台,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市编办与29家首批划转事项单位签署审管衔接备忘录,45枚部门审批印章封存,晋城市行政审批专用章正式启用,一套覆盖审批与监管全环节、全过程的“1729”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持续攻坚,我市接连打出“减”“优”同步、“造”“破”同步的组合拳。
“减”“优”同步,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负担,合并同类项,推行承诺制,实行容缺受理,采用“信用承诺”,深化“证照分离”等举措,利用集中审批体制的天然“过滤”和“归并”功能,促进原有行政审批方式发生“物理变化”。“造”“破”同步,破除“以批代管”“重批轻管”的旧思维旧理念,设计“套餐式”服务,重构审批方式,从“单件事”向“整件事”提档迭代,由“线下”向“线上”升级换代。
通过“减优造破”,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整链条融合重组,流程顺利再造,按照“两线一片”,形成了两个集成审批服务专区。一是市场准入和社会民生专区,集中办理市场管理、社会事务、资质认定等121个事项,其中企业开办专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公积金办理全链条闭环1个工作日办结。二是投资项目专区,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个阶段,集中办理123个事项。
随后,我市又持续强化制度创新,扩大审批改革成效。先后推出政府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制,容缺土地手续,出具模拟审批文件,待土地手续完善后,将模拟文件转换为正式文件;拓展延伸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行范围,对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生态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核准类项目试行承诺制审批。
……
改则变,变则新,新则达。
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全国292个地级以上城市政商关系排名中,我市获得全国进步最快城市第6名。全市发展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继续稳健快速增长,新增26614户,同比增长18.8%。
迭进——从“一枚章”到“一件事”“一体系”“一平台”,持续巩固扩大改革成果
2019年10月29日,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我市改革成绩和做法,在全省各市县全面推广,并要求我市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全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积极作贡献。
我市成功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上半篇文章”。如何完成好“下半篇文章”,必须加压奋进。
从改革历程来看,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然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地市几年走过的路,通过弯道超车,行政审批环境在全省领先。但不可否认,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形势相比,还存在诸多短板不足。
如何迎头赶上,更好地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溢出效应”,撬动全市“放管服效”改革,进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市委改革办把此项改革列入《晋城市2020年先行先试改革清单》,由市长领办,高位推进。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以评价为总抓手,以优化为总目标,以“一件事”“一体系”“一平台”为突破的总体规划。
——“一件事”指站在企业、群众立场,对要办理的“一整件事情”涉及的多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融合重组,提供场景式、全事项办理的集成审批模式。
一方面,通过“一枚章”扩面;另一方面,二次改革攻坚,由“两线一片”(投资项目线、市场准入线、社区民生片)向“两块”(项目块、非项目块)重新梳理归集事项,打破现有科室按行业分割格局,实行小组工作制,形成“三段”(受理、审理、勘验)内部互相制约制衡的新机制,打造“项目一件事”“企业一件事”新模式,并逐步拓展到公共服务领域。
其中“项目一件事”首先选取房地产行业、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探索制定全链审批“一件事”流程图,在完成两个全链“一件事”的基础上,拓展丹河新城建设项目“一件事”。“企业一件事”首先选取企业和群众办事频率高的事情,围绕“我要开药店”“我要开食品加工企业”“我要办机关食堂”“我要办学校(培训机构)”“我要开医院(医疗机构)”“我要办旅行社”“我要办加油站”“我要办加气站”“我要开房地产公司”“我要办建筑施工企业”等场景,探索制定305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
——“一体系”是以“实体大厅”为依托,以“一网通办”为纽带,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政务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上下联动、功能完善、数据共享、运行高效、系统集成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一平台”是打造市县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省、国家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平台办理,真正成为我市“一网通办”的总入口和总枢纽。目前,已完成与国家、省平台对接。
深耕细作,一步一铿锵。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划下了新的路线图:2020年至2021年强基成势、2022年至2023年升华成形。
锐意改革,越行越振奋。相信,这场在凤城大地全面铺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将以大刀阔斧之力、以春风化雨之能,为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