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丽)3月5日,市教育局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太原市多措并举确保减负新政落地入选其中。
评选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是教育部为总结全国各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先进经验,挖掘推广各地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开展实践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不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措施,旨在切实减轻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小学全面推行“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确定每周三为“无作业日”,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同时,小学试行弹性书面家庭作业制度、严格控制小学生考试次数、严格控制教辅材料。随后,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对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学生作息时间、家庭作业量、考试次数和难度、教辅用书管理、各类竞赛、违规补课等10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随着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再次凸显。2019年,围绕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工作负担、家长负担三个主题,我市展开调研。通过查阅2017、2018年度太原市小学质量监测相关数据,及2018、2019年开学视导“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并与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小店区部分学校的教师座谈,与家长进行访谈,切实了解了当前我市中小学学生、教师、家长过重负担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20年10月23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托管服务,促进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减负的具体举措。
减负新政实施后,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创新教研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如,杏花岭区努力推进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古交市部分学校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网络化和学习资源共享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教学环节、目标落实、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比对,提升课堂效率,以“增效”促“减负”等。为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市教育部门及各学校一直在努力。
原标题:我市1个基础教育案例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