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为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高效进行,高平市坚决扛起换届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换届工作主动权,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明确“时间表”,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将《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转发至各乡镇(街道),向各党(工)委书记“全口径”传导工作压力和目标要求;及时召开组织委员专题会议,对村(社区)“两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4月中旬前组建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完成调研工作;4月底前建立健全选情分析研判机制,实行“三色管理”,列出“三张清单”;6月底前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前配备到位,并积极选树“一肩挑”人选。
筑好“蓄水池”,储足后备力量。3月份,市委组织部统筹上级要求,立足基层实际,高标准提出全市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方式、数量标准、来源范围、管理使用等条件。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下深水”逐村摸排、“点对点”做实工作,为全市304个行政村确定了923名村级后备干部,完成了每村3名(其中:“两委”主干后备干部1名,副职后备干部2名)的目标任务。提高标准,自我加压:全市304名“两委”主干后备干部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下,619名“两委”副职后备干部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下;每村3名后备干部中,均有1名年龄在35周岁以下,1名拥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含金量”明显提高。
下好“先手棋”,把脉村情选情。4月以来,全市15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共成立163个工作专班,深入304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围绕全省今年农村(社区)“两委”换届的新形势和新目标开展“拉网式”摸排,重点聚焦班子职数、年龄结构、学历层次、选人渠道等内容,主动找差距、摆问题、想对策、引“能人”,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一村一策”、形成调研报告。同时,统筹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常态化整顿和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的前期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围绕“带头人”,优化队伍结构。持续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集中行动,通过“村村过、人人评”,全市农村“两委”主干学历年龄结构实现了“一升一降”;扎实开展“三个一批”行动,严格按照“六个环节”,全市累计任命26名农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82.2%(46个选派村不要求“一肩挑”)。严格聚焦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候选人“15种情形”,牵头市纪委监委、政法、信访等部门,对拟任村党组织书记人选严格把关,实行“凡任必审”,坚决把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特别是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员排除在外,从源头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免疫力”、凝聚力、战斗力。(冯素军、朱世琛)
[编辑: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