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转型进行时】脱贫攻坚决胜今朝(二)

时间:2021-05-27 08:00:08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527_b2b9e9824d5b4c4b957ffcc36b69044b.jpg

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在脱贫攻坚战中,省委、省政府按照“五个一批”要求,把产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合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不断完善“五有”机制,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在全省遍地开花,贫困地区脱贫产业快速发展,产销衔接更加紧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步伐明显加快,为我省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责任书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农业扶贫——带来别样好收成

刘福有原来在岢岚县赵家洼村种地养牛,一年忙忙碌碌,但日子依旧过得清贫。2017年9月,他卖掉了两头牛,搬进了县城,当了清洁工,一个月有了1050元的固定收入,一家人终于摘掉了穷帽。然而在10公里外的宋家沟村,搬了新家的吕如堂联合几家贫困户成立了合作社,用扶贫贷款买了15头牛进了山,在旧村建了养牛场。两年下来,15头牛变成了60多头,吕如堂和乡亲们走上了富裕路。省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张建成说:“同样是养牛,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是帮扶政策显效、经营方式变革的原因。”产业振兴、产品带动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举。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我省围绕“特”“优”战略,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的同时,将做实做强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贸易平台三大省级战略,做优做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使农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东,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全省贫困县发展产业扶贫基地10141个,58个贫困县都培育了2-3个特色主导产业,产业脱贫基础进一步夯实。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成员、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刘成虎对产业扶贫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些年,贫困县和贫困村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7243个贫困村建立起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机制,带动了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五有”机制成功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机制创新典型。

乡村旅游扶贫——美景带来好生活

每年的6月到10月,是岢岚县宋家沟人最忙碌也最快乐的时候。村民沈姚付的凉粉从早做到晚,依然供不应求;靠着充气城堡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的周明则,喜欢把幸福挂在脸上、唱在歌里;开着农家乐的郑仙仙,除了饭菜做得好,剪纸、绣花也是样样拿得出手,做成了游客们喜欢采购的纪念品。“我每天5点起来,到地里干活儿,赶8点回来准备客人的饭菜。下午我就在大门外卖土特产。不忙的时候,剪一剪纸、缝一缝鞋垫。”村民郑仙仙说起乡村旅游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提起乡村旅游,刘成虎对记者说:“农村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打破传统农村的单一产业结构,宋家沟利用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等优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走在全省前列。”我省贫困地区大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我省把乡村旅游扶贫列入全省脱贫攻坚八大工程20项行动,支持438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8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我省建设了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途串联了66个A级以上的景点,还有130个非A级景点,涉及490多个村,80多万农村人口因此受益。现如今,居住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太行深处的贫困群众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农家乐、特色民宿、文化体验等旅游新业态不断形成,为一个个贫困山村注入活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光伏产业扶贫——太阳出来就赚钱

“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咱好光景。”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大政策创新,是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方式,是产业扶贫的新业态。5月24日,夏日的岢岚,晴空万里。宋家沟村西侧的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委会主任游存明介绍,这个电站占地约3亩,装机0.1MW,每年发电约15万千瓦时、发电收益可达13万元,有20户贫困户受益,年户均收益6000余元。作为全国光伏扶贫的试点省份,我省大力挖掘荒山荒坡广阔的特点,将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化为发展光伏产业扶贫的有利资源禀赋,强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在光伏扶贫规划布局方面,坚持项目安排与扶贫对象精准对接,光伏扶贫指标向贫困人口较多、脱贫任务较重的区域倾斜,重点以光照资源较好的贫困县为主要区域。建档立卡贫困村只要条件具备,能建尽建;不具备建设单村电站的,在满足精准扶贫要求和电网接入的条件下,可多村联建,主要推广村级(联村)电站模式。张建成介绍,从2014年底试点到之后的全面推开,共建设了光伏扶贫村级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总规模294.4万千瓦,截至去年底,光伏扶贫收益累计超37亿元,覆盖6602个贫困村,村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光伏扶贫项目成为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最优质的资源、最稳定的收入。我省组织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的产业站,2019年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电商扶贫——互联网带着特产飞

眼下,武乡的电商营销模式、隰县的玉露香梨营销模式、万荣苹果的营销模式在全国都有了名气。记者在宋家沟村采访期间,发现村里许多群众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做起了生意。刘成虎认为,电商扶贫不仅仅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把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带进了偏远的农村。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电商扶贫工作,各地纷纷投资建设了从村到县到全国的电商统一物流配送体系。截至2020年12月底,由骨干电商企业建设的县级服务、运营中心实现了58个贫困县全覆盖。电商服务覆盖的贫困村由2016年的887个增加至6833个,占到全省贫困村总数的94.3%。从2016年到2020年12月底,贫困县网络销售额累计约65.4亿元,都实实在在地装进了贫困户的口袋里。为了持续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五进九销、消费扶贫等专门政策文件,认定扶贫产品。张建成解释,五进九销就是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开展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电子商务营销、商场超市直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劳动就业推销,有效挖掘市场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扶贫从短期帮扶到长期共赢的转变。目前,累计销售贫困地区农副产品66万吨,销售额超88亿元。许多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卖上了好价钱,老百姓有了好收成,市民也买到了好东西,扶贫建立起了好机制。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转型进行时”本报记者李全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