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和天山北麓的狭长通道上,有一座充满神奇的小县城——奇台县。奇台地如其名,是一个地奇物亦奇的地方。只要你来到奇台就会被奇台的“奇”所吸引,眼晴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脚下踩着的,头上顶着的,甚至是从空气中嗅到的都是神奇。在奇台众多的“奇”中,有“十奇”最是引人注目。硅化木是侏罗纪时代的遗存出奇台北150公里,有一处叫将军戈壁的荒漠,由此再向北直抵卡拉麦里山南麓的石树沟、老鹰湾一带方圆15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古森林硅化石树近千株。这些硅化木年轮清晰可辨,树皮如生,虬根扎入沙石之下,枝干均硅化成石,体形较完整的,一株重约5吨。经专家鉴定,这片硅化木群系侏罗纪遗存,其中有松、柏、苏铁、真蕨、种子蕨等15个古乔木化石品种。专家们认为,这些硅化木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古木体形之大,在国内均属罕见。它们蕴藏着地球演变的信息,对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古森林、古植物分布等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珍稀古生物化石——奇台天山龙在将军戈壁上,有一座我国唯一以珍稀古生物化石奇台天山龙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据资料记载,早在1930年秋,由中国、瑞典两国科学家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奇台县城北7公里吉里斯地段的荒漠中发现两具恐龙化石,形体完整,骨骼框架亦清晰完好,体长14米。这就是被古生物学家鉴定命名的“奇台天山龙”。“奇台天山龙”的发现、鉴定与科学定名,在亚洲尚属首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和1957年,在北塔山的卡拉麦里山南坡帐篷沟背斜西翼、五彩湾石树沟中分别发现1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和1条尾骨化石。特别是1986年,此地发现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恐龙化石。目前,已查明恐龙沟有恐龙化石120余具,集中在将军戈壁的一条南北走向、长约10公里的“恐龙沟”内。据专家考证,大约1.6亿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有大量恐龙在此安家。这里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集中、种类最多和个体最大的一个地区,因此奇台又有“恐龙之乡”的称谓。古生物化石宝库——石钱滩奇台有一个地方叫石钱滩,藏在将军戈壁的最深处。1930年,地质专家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石钱滩这个范围不大的地方,产出的古生物化石多达200多种,包括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头足类、三叶虫类、苔鲜虫类等,其中就有许多首次被发现的新种化石,按国际命名法则定名的有石钱滩血石蛤、石钱滩裂齿蛤等。新中国建立后,1963年、1964年和1977年,自治区地质勘探人员又在卡拉麦里山的双井子一带,发现并采集了不少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一种珍贵的化石品种,后来被李四光先生定名为?类化石。它是石炭纪至二迭纪期间曾经大量繁殖的古生物,成为这个地质阶段的重要标准化石之一。它的出现,证实了新疆卡拉麦里山一带海相沉积中有石炭纪地层的存在,从而判定富含可开发的地下宝藏。由此,人们不禁惊叹,石钱滩是一个具有3亿年地质演化史的古生物宝库,石钱滩也是一个孕育着、蕴藏着远古生物文明的宝库,相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石钱滩的神秘面纱终将被揭开。雅丹地貌——“魔鬼城”奇台县北的将军戈壁西北边缘有一片雅丹地貌,是经历长期风蚀形成的规模宏大的奇观,雅丹地貌的整体形象,俨然是一座古城堡屹立于苍凉大漠中。如果你身临此地,正好遇到七八级大风袭来时,霎时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飞沙走石,更会听到一片鬼哭狼嚎之声,有的声如洪钟,有的声细如泣,还有的尖声怪叫,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也由此得名。此地常年有风,故又称为“风城”。在我国西北部,有“魔鬼城”之称的地方有多处,这里的“魔鬼城”面积近100余平方公里,是一处很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刻在阿尔泰山系上的北塔山岩画群我国有岩画的地方很多,仅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八个县市就都有岩画,但唯有奇台县境内的岩画是刻在阿尔泰山系之上的,且分布范围甚广,整体被称为北塔山岩画群。面对古人留下的这些艺术瑰宝,令人非常震惊,他们用睿智的思想和行动为后人留下了可以寻根问祖的踪迹。鬼斧神工的“瀚海动物园”1985年5月,自治区地质研究所的考察队员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发现一个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的洼地,具体而微妙地凸现了雅丹地貌的特征。地上经长期风蚀后地表形成的奇岩怪石,竟然都与珍禽异兽的形体酷似,所以被人称之为“瀚海动物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塑出了种类众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群像。这批岩石形成的动物群像,由于地处大漠深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得以长期留存而完好无损。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不同时期的古遗址在奇台县发现的古代遗址很多,大多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一是新石器遗址。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已查明的新石器遗址有5处;二是1972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汉代石城遗址。三是唐朝墩古城,在现县城北门外,有人认为是唐蒲类县旧址,是北庭都护府所属最大的一座城堡,一直到元代还在使用;四是吐虎玛克古城;五是唐朝圪垯;六是北道桥古城;北道桥古城在县城东北20公里处,该城是古代奇台通往蒙古的交通要塞,北临沙漠,南控平原,清代前期还在使用,清代末期在城西0.5公里处设卡,驻员把守;七是大西沟古城,在县城南80公里的天山深处,197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八是清靖宁城,在今老奇台镇。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此设有军事城堡,即奇台堡。乾隆三十八年(1773)在此置县治,筑靖宁城。同治三年(1864),由于战乱,城毁于兵燹;九是头道沟石场石碑龙王庙。石塚 石人墓碑 石墓桩在奇台境内有很多石塚,它们大多像戈壁滩上的梭梭一样,一簇一簇地散落在山岭上、河滩边,粗略统计约有13处之多。综观奇台遗存众多的石塚、石人墓碑、石墓桩,我们可以想像到这种墓葬方式显然与当时的宗教崇拜和生活习俗有关系。美轮美奂的古建筑一个地方的经贸繁荣程度首先直接体现在当地的建筑上。奇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清末民初,计有大小商号690家,运来送往的驼队多达4万余峰,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说法。奇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荟萃的地方,素有“金奇台,银古城”之称。在清代,关内各省来奇台经商谋生者均以地域分帮,各自建会馆、筑庙宇作标志。至清末时,奇台有不同规模的各省会馆12处、庙宇50余座,另有牌坊3座、鼓楼1座、春秋楼1座、大小清真寺坊3座。在奇台的12座会馆中以山西会馆建筑最为考究,前院有戏楼,中院设关公殿,后院建砖木结构的春秋楼,堪称古城一大景观。山西帮客商精于生意,在发展奇台商业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资财,实力雄厚,在各帮口中首屈一指,于是山西帮商号首倡集资,修建春秋楼,成为奇台古城的历史标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所建的关帝庙,是奇台县目前保存较好的唯一古建筑。关帝庙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西地乡东地村,坐北朝南,正殿原有关羽、关平、周仓等的泥塑立像,“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殿堂两壁皆绘有壁画,高3.1米,描绘关羽生平故事自桃园结义开始,共24幅,环环套绘,极为精美。前殿外,立两堵雕花砖墙,左雕蛟龙飞舞,右雕丹凤独栖,极为精细。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奇台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民族大融合的盛景,更进一步证明了奇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物奇台还有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物,主要有铜镜、铜鍑、连环铁甲和铜钱;还有窖藏瓷器共20余件,系明代民间窑产品。奇台之奇,远远不是这十奇可以描述尽的。奇台,值得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