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太谷古城:处处再现传统文化神韵

时间:2021-06-09 20:01:27 | 来源:山西日报

太谷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有阳邑。西汉时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太谷县。明清以前,太谷一直隶属太原府。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迁于此,之后筑土为城,周围5公里,高6米,四周掘护城池。明万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砖城。清代,古城虽时有修缮,但其规模与建筑基本还是明代样子。直到1930年,太谷城墙、瓮城完好,西、南、北护城河依旧。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点是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而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查阅《太谷县志》,太谷古城寺庙众多,文化深厚,直到现在,太谷城内的街道名称,除一部分是因方位、地名、姓氏以及居民的意愿而命名的外,仅以商号和寺庙命名的就有三十多条。据史料记载,自晋代至晚清,太谷仅城内就建有祠、庙、观等27处;建有状元、进士、举人及节孝牌坊20余处,再加上一些过街门楼,整座古城到处闪烁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早在上个世纪以前,在晋中、吕梁一带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这是对晋中商贾云集、殷实富庶的赞誉。目前,太谷城内尚有8000余间老宅子,古城旧貌依稀可见,特别是150余处四合院保存基本完好,价值有待开发。但令人沮丧的是一些很有气派的豪宅深院,竟然无人知其何人所建,曾经的主人是谁。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中叶以后,“商贾辐辏,甲于晋阳”,太谷商业进入鼎盛时期,道光二十二年(1842)《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记载,当时太谷捐银的商号就有600余家。全县近半数的壮年男性出外长期从事商业活动,太谷商号遍及全国各大码头。若说太谷的商业,还有三点不得不说。一是“太谷标”;二是“太谷周行镜宝”;三是太谷设立的“山西省总商会”。如今,太谷古城昔日规模宏大的城池,杨柳岸边的护城河,以及一座座入城的石拱桥、瓮城、角楼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古城的两座标志性建筑古楼与白塔依然如故。鼓楼又称大观楼,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登塔北望,古城旧貌犹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楼,燕子环飞,令人心驰神往。(刘咏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