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1869~1936)效法顾炎武以讲学振奋士气,在苏州锦帆路50号,办起了“章氏国学讲习会”,各地学子纷纷负笈苏州投师章门。由于学员年龄悬殊,学历水平高低不同,章太炎先生于1935年下半年开始重点招收研究生班,23岁的姚奠中以优异的成绩跻身章太炎先生门下,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七名研究生之一,开始正规的学术研究。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先生因鼻病与胆囊炎恶化猝然去世。料理完章太炎的丧事,章夫人汤国梨(1883~1980)继承章先生遗志,继续主持国学讲习会。教育家马相伯、沈瓞民及章门弟子朱希祖、汪东、马宗霍、黄绍兰等执教讲习会。为确保教学效果,讲习会开办了预备班,姚奠中先生被章夫人选中为预备班授课,讲文学史。他自己撰写了厚厚的一本《文学史讲义稿》,经各位前辈及同门审定后油印成册作为正式讲义,由此开始执教生涯的第一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战火迅速蔓延。1937年冬,日寇铁蹄踏进了苏州大地,苏州沦陷,章氏国学讲习会随即解散,师生们各自逃难。国难当头,有家难回。姚奠中听说整个山西也被日军控制,便和同学柏逸荪投奔到南京的好友刘一化处。随着国民党政府放弃南京,迁往武汉,姚奠中先生只得又避难到安徽泗县同学柏逸荪处。其间,姚奠中先生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一部30余万字的《古文尚书讲疏》学术著作,可惜这部鸿篇巨制未及誊抄,便散失在颠沛流离中。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局,感伤之极的姚奠中先生写下一首五言律诗《泗县文庙和武酉山》:“秋气遍寰宇,圣宫亦寂寥。素王何杳杳,赤子徒噍噍。乔木盲风起,寒花冷雨飘。胸怀家国事,午夜泛愁潮。”尽显一介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38年春,姚奠中和同学柏逸荪在徐州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保家卫国。柏逸荪被任命为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副队长,组织率领一群热血青年结盟抗日,誓杀倭寇,一起紧握拳头宣读了姚奠中先生起草的抗日《结盟誓词》。是夜,姚奠中兴奋不已,久不能寐,豪情澎湃,即兴写了《泗县感时》的铭志诗:“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阛。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结盟仪式后,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即刻开赴淮南抗日前线。姚奠中被安排为司令部秘书,与12名士兵和多名中学生留守泗县双沟镇,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抗日工作中。他们忙着给各支队筹集生活供养、传递文件、书写抗日标语、宣传发动群众。第一支队主要在蚌埠嘉山一带开展抗日活动,柏逸荪在前线率兵抗日,姚奠中在后方积极配合,以破坏铁路线为主的游击战方式,给北上进犯徐州的日军造成极大困扰。然而,这一支千余人的抗日游击队伍,却在3个月后被迫解散,从前线撤回来的柏逸荪,与姚奠中彻夜长谈,抱头痛哭,深深为之痛惜。1938年冬,日军来袭,姚奠中又一次离开泗县城。在兵荒马乱中,他和柏逸荪在偏僻的皖北小镇大柏圩,招收30余人,办起了“菿汉国学讲习班”,走上教育救国道路。面对艰难的时局,姚奠中先生雪中赋诗以明志:“风云万里怒,雨雪一朝霏。玉积竹枝哑,寒凝鸣鸟稀。山河暂改色,宇宙应重晖。慎履坚冰日,潜龙终可飞。”姚奠中先生参加抗日游击队的这段经历,在他的古体诗《一年纪事》中有记录:“齐心赴国难,誓辞相慨慷。一旅虽寡弱,男儿当自强。”“我留双沟守,函电速邮传。布防相地势,夜巡过前岗。”铿锵的诗句,展示了姚奠中先生文不弱武的抗日救国情怀。任凭岁月时艰,姚奠中先生依旧没有失却对国家未来的信心,积极为民族培养人才,以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英雄先生”。
原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