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由来:上古时期,后稷教民稼穑粒食。稷山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在今天稷山东南置高凉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稷山县,县因境内稷山得名。稷山,俗称稷王山,传说中是上古时期后稷故里,他也是周朝的祖先。周部族的史诗《诗经·大雅·生民》主要讲述的就是后稷的经历和功绩。传说中,后稷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他母亲叫姜嫄,踩了巨人足印后生下后稷。因为这个缘故,姜嫄认为是不祥的妖异,就抛弃了他。所以,后稷名“弃”。但是,被抛弃至山林的后稷,牛马都有意识地避开不踏,飞鸟用翅膀遮护着他,最后还被砍柴的人抱回。姜嫄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就又抱回来抚养。后稷从小就对农业非常感兴趣,成人后能辨别土质类型、土壤好坏,善于种植各种谷物,并教导百姓耕种之术。他的才能为帝尧所知后,被举为农官,称“稷”,因为“稷”是百谷之长。在帝舜和帝禹的时代,后稷继续受到重用,并成为部族的首领,于是,被称为“后稷”。后,上古时代领袖君长称“后”,如后羿、风后等。除了教民稼穑之外,传说中,后稷还开创了粒食。早先,百姓吃粟、稷、麦等,都是连皮壳吃,后稷发明了杵臼,能去谷物的皮,然后再行蒸煮,这就是粒食。这样吃,更好消化,也更有助于健康。后稷死后,其子孙相继担任农官,到夏朝时,统治者不重视农事,其子孙就迁徙到西北地区,继承先祖传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部族逐渐强大起来,最后代商建周。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历朝历代无不重视农耕,在农业生活中形成的敬天法祖、崇俭尚勤等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直接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举凡古代的文艺、建筑、民俗等,仔细研究起来,无一不与中国是农业社会这个总体特征有关。甚至,我们常常把国家和社稷等同起来——社,是土神;稷,是农神。稷山县有稷王庙,建于元代,原址在稷王山上,明朝搬到县城内。每年农历四月十七,传说是后稷生日,方圆百里的人都会聚集于此,举行隆重典礼,祭祀这位开创了中国传统农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祖先。
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