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走进乡村看小康】后川村:绿了山川 红了日子

时间:2021-08-11 10:00:03 | 来源:山西日报

盂县北下庄乡后川村,夏末秋初,满目葱茏。

天晴好,路平阔。记者随行,熟悉的村道,村民刘金斗走得轻松。没费什么力气,一座小山坡上,采摘园出现在眼前。

爬上山坡,扒开枝条,一个个油桃枝头摇曳。

小小油桃,青涩中透露出温润。摘一颗放在掌心轻轻摩挲。“以前种玉米,现在种油桃,可别小看这变化。”刘金斗自言自语。

后川全村1230亩耕地,165户365口人。“庄户人家不用问,一家种甚全种甚。”老刘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累死累活,挣不了几个钱。”

2018年,后川村开始引入各种果树,260多亩采摘园,规模种植玉露香梨、樱桃、桃子、葡萄等水果。引进的大多是成年树,第二年就挂了果,采摘园的果子大丰收。

种果树是个精细活。夏管对于果树很重要,施肥、除草一样不能落下,采摘园里尽是忙碌的身影。除了侍弄自家的几亩地,刘金斗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这里。“干一天有90元工资,一年能干200来天,光在这一块就能挣万数块。”

采摘园的建设不是突发奇想。

距离后川村不远的崔家庄村西北,与晋冀门户十八盘相望,雁子崖群峰耸立,大气磅礴;壁立千仞、栈道悬空。因为这个原因,路过后川村的游客越来越多。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后川人恬淡的农人生活,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儿驻足。

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田畴地垄,鲜花绽放;山上果园,瓜果飘香……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眼中,采摘园是后川生态文明建设棋盘上最重要的一子。

然而,今年的果园受到一点损失。

采摘园旁边,挖山、填沟,5万头猪场的养殖项目场地已经平整。远处,大型机械轰鸣,七八米深的养殖项目备用蓄水池雏形已现。

项目需要200亩空地。为了给这一大型养殖项目让路,原先开辟荒山坡建起的采摘园地势、位置适合建养殖场,近200亩玉露香梨树、樱桃树只得“搬家”。“要不是为养殖项目让步,这些果子今年准丰收。生猪养殖项目是咱村的‘发电机’。这个项目建起,将来的带动作用可是不小。今年暂时的损失,对于长远的发展来说也值。”刘建明说。

村前广场,凉风习习。虽然不干农活,74岁的村民肖云福还是习惯戴着标志性的草帽。一杯茶水,一支烟,在安静中静静享受夏日时光。

“以前收成不行,1亩地能打七八百斤玉茭。除去种子、肥料,收不下多少。现在村里有了农机合作社,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大伙儿种粮不愁。”

肖云福当了一辈子农民,农民种地,天经地义,但是现在的几亩地,真没什么好干的。“之前还考虑销售,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养猪场,不要说俺们村,恐怕全乡多一半的玉米都不够用”。

村里之前有养殖户养猪,但5万头猪是多大规模,老肖说想不清楚,实在没有概念。“听说猪儿都是每天排着队出栏,到底是个啥情况,你给俺说道说道。”看见刘建明过来,肖云福拉着他的手,不松开。

一颗汗珠摔八瓣的历史,早已远去;后川人的新生活,已经开启。

“养殖产业发展起来后,我们村里就可以利用猪粪发展有机肥加工厂、把全乡2/3的玉米收回来开办饲料加工厂。这样,后川村能发展好,全乡也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刘建明信心十足,“这些产业稳定了,村里还能利用附近的雁子崖自然风景区、三尖山旅游生态自然风景区,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离村近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绿了山川,红了日子。

古稀之年的老支书刘柏林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说到了俺们的心坎里,也为俺村乡村振兴找到了着力点。”

本报记者白雪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