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采收期连受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运城苹果的上市期比往年晚了十多天,但并未影响新果的销售。10月下旬,新鲜的红富士在各大电商平台迎来“开门红”,运城苹果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增长。运城市水果种植面积249万亩、年产量600万吨,出口至75个国家和地区。运城苹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肉脆味甜,是原农业部认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拼多多销售数据显示,拥有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5个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点县(区)的运城,去年在该平台上的苹果销售额达到10亿级。过去,运城苹果产一季、销全年,以批发为主。而今,运城苹果插上电商的翅膀,直连消费者,不仅卖得更多,还卖得更快。走上电商之路运城如今拥有恒温果库810座,总贮量170多万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果品贮藏、交易集散中心。临猗县宏都果品负责人赵学升今年50多岁,皮肤黝黑——这是走南闯北20多年留下的印迹。本世纪前十年,运城人把苹果的线下批发做得红红火火。但此后,伴随电商的萌芽与发展,档口生意逐渐滑坡。2014年10月,赵学升第一次萌生放弃线下、拥抱线上的念头。纠结3年后,他开始了“拼多多之旅”。1996年出生的张哲恺曾在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他拣货时发现大多数包裹都来自拼多多,便跃跃欲试,不久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开了拼多多店铺。2018年,万荣的“果二代”王震和大学学电子商务的周杰联手,成立鹏凯果业,也开启了电商之路。周杰发现推行农产品零佣金的拼多多对新商家更友好。他认为:“其他平台,商家要通过直通车、坑位费等方式获得商品曝光;但拼多多依据自研的农产品批量上行算法,以商品流的方式,精准匹配消费者。而且,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能为合作社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仅三个月,他们的网店就做到了日出近万单的规模。同时,运城果商也积极行动起来。运城市2018年10月披露的《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初探》援引映潮科技电子商务大数据的分析指出,2017年运城市网商密度为19.08%,省内仅次于太原市(54.61%);网商活跃度达到24.18%,超过包括太原市(23.2%)在内的山西其他城市。但触网不久,他们发现,部分当地商家都在低端竞争,只会“比价”这一招,质次价低。销售一些果皮有斑点、品相不怎么好的次果。于是决定在拼多多上探索一条销售优质万荣苹果的品质升级之路。成功转型升级年过五旬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少斌,也坚定地支持本地苹果走优质优价的路线。2014年,王少斌受万荣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牵头申报“万荣苹果”地理标志。获得这一认证并不容易:按照原农业部的规定,每年四万份市场调查问卷,必须连续三年合格率达到98%才行。“每年新果下树,我们就开上冷藏车,到北京请市民免费品尝。来一个人,发一个苹果,填一份问卷。我们整整做了三年,才获得专家评审的机会。”王少斌说,“运城的工艺文化苹果曾被商务部选送到阿联酋参加国际特色商品展,卖出过2000美元一盒的天价。这么精心培育的果子,若不把它应有的价值卖出来,实在是太可惜了!”2019年5月,鹏凯果业成为运城第一批尝试转型升级的电商商家。主推比膜袋苹果品质更好,但价格也贵出整整一倍的纸加膜苹果。转型方案前后研究了十多天,最终,几个人决定放手一搏。但升级带来的冲击还是有些超乎想象——店铺订单量从前一天的1万多单断崖式地直降到3000单。这时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及时出现,帮他们平抑了涨价带来的部分负面效应。大半个月后,订单量就达到了最高5000单/日,销售额已基本持平。“实现苹果的分类、分级销售,让膜袋苹果和纸加膜苹果都能通过‘农地云拼’精准匹配喜欢它们的消费者,小至店铺,大至整个当地苹果产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拼多多农业项目负责人表示,8亿多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样化,平台会不断优化算法,尽力让供消两端都分享到“超短链”带来的红利。“我们面临优质电商人才紧缺、运营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们希望把更多年轻的‘果二代’‘库二代’组织起来,培训一批、扶持一批、发展一批,加快品质优果的上行。”万荣县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西晚报记者费煜
1.张哲恺决定从今年采收期起,除了运城苹果外,还将销售陕西、山东等地的红富士,向所在平台的“苹果热销榜第一名”发起冲击。图为张哲恺与母亲。2.越来越多的运城果农自己当主播,在电商平台直播卖苹果。
郝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