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7月22日至24日,运城市进行了二季度项目建设拉练观摩和综合考核工作,让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济开发区在比学赶超中传导了压力,激发了斗志。厚植“聚”的势能,释放“转”的潜能,激活“干”的动能。一场大抓发展、大抓项目、大抓工业的热潮在运城涌动起来了。
在项目建设一线比“实力”论英雄
7月22日,由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储祥好分别带队,对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济开发区的42个项目进行了集中观摩检查。这些项目涵盖了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特色产业聚集、农产品深加工、农旅融合、民生保障,这是运城市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以来的第二次集中行动。今年以来,运城市确立了“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五抓一优一促”工作总抓手。为扭住项目建设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全市又建立环环紧扣的“一季一签约、一季一 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的项目推进机制。每季度要按照“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旧、看高不看低”的原则开展集中观摩活动,并根据考核结果排出先后,分出位次,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压力和激情共存,担当和责任并举。“五个一”工作机制,让运城各级干部有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拉练观摩是对项目建设的全面展示和检验,大家在“擂台比武”中传导了压力,在“现场教学”中促进了交流,在“比学赶超”中激发了斗志,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每一个观摩现场,每一个地方主要领导都要脱稿进行汇报,市四套班子领导轮流进行点评。投资了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新兴产业项目、“六新”项目有几个,都一一摆在桌面上。
在知耻后勇中触发“反弹”决心和激情
“考核结果让自己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我们决心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赶超姿态,争取在二季度打好翻身仗。”这是平陆县县长李旸在一季度考核之后在媒体上的表态。“五个一”机制中最直接的、最有压力的硬核举措是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最令人难堪的是,总结会上还要按考核结果纵向排座次。一季度考核,平陆县和盐湖区垫底了。“把一季度丢的面子补回来。”这两个地方的干部都憋着一口气。一场“找差距、补短板、强措施、求实效”的战役在平陆县全面打响,一种全力以赴、奋起直追、不甘人后的干劲冲天而起。他们主动出击、精准施策,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五大招商区域,围绕煤电铝材、黄河旅游、净水材料、新基建等方面,谋划包装项目,开展全员招商。如今,总投资10.9亿元的曹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15MW热电联产、年产2万台清洁供热设备建设、年加工5万吨土壤调理剂、年加工10万吨石膏、年加工7000吨废弃果木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和投产。盐湖区干部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全力以赴抓项目。他们共谋划项目446个,总投资3232亿元。在推动水泵、风机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培育智能制造、5G智慧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运研新材料、美西林常山酮、立铂隆新材料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干“疯”了的盐湖区和平陆县赢回了“面子”。盐湖区在二季度项目建设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二名。平陆县前进到中游位置。“五个一”机制,关键词是“一季度”。每一季度如何交账,如何拿出新项目、大项目,不是空话,需要真抓实干的决心和干事创业的激情,需要拿出真本事、真东西。“发条拧得紧,运城的官真不好当了。”运城的干部在私下这么说。
在“负重前行”中弯道超车实现赶超目标
敢和“强”的叫板,敢和“快”的抢跑,始终保持“想干事”的激情、“干实事”的态度、“快干事”的速度。这就是运城的姿态,运城的气场。高质量转型发展,运城正以超强的力度、超快的效率、超宽的环境加速超车。二季度考核第一名的芮城县,开山辟路,掀起项目建设“大决战”。他们提出“一线看干部,项目是答卷”,带动全县上下“寝食难安急起来,只争朝夕干起来”,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31.5%。已谋划项目达到906个,总投资4403亿元,其中新基建项目93个、新技术项目23个、新材料项目13个、新装备项目5个、新产品项目15个、新业态项目76个。二季度考核落后的河津市,体量占全市的20%。因此,河津市向全市作出了表态,要用硬核之举端出“硬菜”。他们继续在机制上发力,强化“项目为王”支撑,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全面推进总投资219亿元的重点项目。招商、签约、落地、投产,每一个环节的低效运行或者卡壳,都会影响项目建设的综合考核结果。“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倒逼政府的高效运作和投资环境的宽松。很多企业家感慨地说,我们从投资到投产过程全部是绿灯。“五个一”抓项目的“姿势”,推动运城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到正的V形反转。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彻底扭转了在全省一度垫底的被动局面。目前全省公布的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排名全省第三。
本报记者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