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吃上“旅游饭” 过上好日子

时间:2020-09-01 10:00:11 | 来源:山西日报

离石区信义镇借“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

“以前路都不好走,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雪天脚底滑。村里除了留守老人,年轻娃娃们都去外面打工了,冷冷清清。现在不一样了,旅游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家也不少,不仅人气旺,而且财气也来了。”8月22日,初秋时节,晌午时分,离石区信义镇王村57岁的村民李凤萍一边在院子里采摘新鲜蔬菜,一边与记者唠着这几年村里的变化。

说话间,李凤萍将刚刚采摘好的新鲜蔬菜放入筐里,准备送到村里的农家乐饭店。“我们这儿的农家乐用的都是村民们自家种的蔬菜,健康环保,城里人可喜欢吃了。每年我们家光靠卖蔬菜也能收入两三万块钱,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李凤萍一家共有5口人,以前家里收入主要靠丈夫牛建平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信义镇借“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依托吕梁环城高速及紧邻市区的区位优势,以美丽田园为韵,以村落民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打造了永红、归化、王村、小神头4个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游。今年,信义镇被评为2020年中国特色小城镇,也是山西唯一获此称号的康养小镇。

像李凤萍一样,离石区一大批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在王村的采摘园里,村民贺保平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日子过得不景气,俺和媳妇也没什么学问,只能靠打工赚点日常开支。”后来村里建起采摘园,号召村民们回来搞种植,贺保平便寻思,在外面打工赚的钱还不够交房租,但是搞种植夫妻俩从小就会,听说还有村委会支持,贺保平带着妻子回到村里,开始种植起葡萄来。“城里人喜欢俺们这儿新鲜的东西,来了村里都会现摘点葡萄回去,俺家现在光种葡萄,一年就能收入2万元左右,生活水平不比城里人差。”贺保平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表情。

而在距王村几公里外的归化村,每逢节假日,村民牛根顺就会和村里其他村民穿上演出服装,为专程来归化村旅游的游客们表演实景剧《沟梁上的土疙瘩》。“以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挣不下几个钱,现在是比划比划当演员,一天就挣80元,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很丰厚的收入。”牛根顺自豪地说。

“家门口搞旅游,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靠实景剧演出,村里68口人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到4000元以上,全村兴办农家乐、乡村民宿28户,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归化村第一书记秦志华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信义镇每年仅靠乡村旅游,就带动当地百姓销售果蔬25万公斤,农家饭套餐5万份,促进城市居民在信义消费600余万元。

离石区委书记张潞萍说,文旅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很强的牵引性和带动性。我们将以信义镇为主阵地,把离石区打造成辐射连通吕梁各主要景区和山西黄河板块旅游的集散服务中心,使文旅产业成为全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带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产业。

采访结束的时候,正好碰到了58岁的王村村民贾侯林,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小时候觉得小康生活是吃得饱、穿得好,不用啃窝窝头,能吃上白面馒头。现在日子不同了,靠在家门口搞旅游,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为党的好政策点赞!”

短评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保障农民务工收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既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这几年,离石区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探索出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值得学习借鉴。

本报记者王少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