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平城区18校举行升国旗仪式。 本报记者 戎禹仁摄
作为第一位被录取的“幸运儿”,家住平城区的薛永康被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记入校史,成为该学院成立后第一年招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记忆。“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新时代教育工作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注入了新动力,全市教育系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更加强烈,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开启了加快推进大同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谋长远、强后劲,绘制发展蓝图。在持续投入爱岗敬业津贴、高中校长基金、班主任津贴等的基础上,设立初中校长基金、小学课后托管服务经费、信息化建设经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为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注入了新动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学前教育向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山西通航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步伐明显加快;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持续深化,教育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亮点之一:立德树人尊师重教
“新荣区得胜堡、云州区火山地质公园,这些景点虽然就在周边,可是平时没有时间去,没想到这次学校组织都去了。”今秋,在大同二中初中就读的王同学如是说。据了解,这是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的研学活动,该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同时,德育润物无声成效显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学雷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先进事迹”专场报告;在各大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测评,受益学生达5万人次;评选家庭教育示范校53所、优良家风家庭100个。
此外,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举行全市师德标兵表彰大会,评选出1000名师德标兵榜样示范,开展师德标兵巡讲报告会18场、优秀教师巡讲29场;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整治活动,全市教师作出“四个决不”承诺,着力打造“四有”好教师;组织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幼师1200余名毕业生赴县区担任顶岗实习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亮点之二:教育改革城乡受益
“刚搬到新小区,还担心女儿上幼儿园的问题,没想到幼儿园和小学离家都非常近,10分钟内就到。”家住平城区南环路的刘女士高兴地说,家门口小学和幼儿园都有,真是太方便了。
这几年,我市按照“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7年以来,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6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285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8%。
以“1+X”城乡教育教学联合体、集团化、学区制管理、优质均衡示范区建设等为抓手,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评估认定,我市比全国提前三年、比全省提前一年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落实各级投资8.3亿元,推进贫困县区“全面改薄”项目。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在灵丘、广灵、天镇召开现场会,打造69所“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的小规模学校,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62所。
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加快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在浑源县试点开展布局优化调整改革,全市整合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51所,实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良好效果,省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工作部署会在大同召开,在全省推广浑源模式和大同经验。制定全市高考“爬坡过坎达标”三年目标,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市两位同学以总分700分的成绩并列全省理科第二名。
此外,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和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步伐全面加快,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亮点之三:教育扶贫惠及贫困户
我市重点围绕教育扶贫,增强政策兜底力,制定了教育扶贫资助政策5+X延伸若干意见,精准聚焦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到目前,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从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资助体系。精准落实政府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辍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全市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此外,全市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了全覆盖,惠及学生28万人。
未来,全市教育系统将用质量提升的实绩,践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誓言,用智慧和汗水答好“育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考卷。(本报记者 臧力卿 见习记者 杨榕刘)
原标题:春风化雨润桃李 优先发展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