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在营造教育教学环境方面,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目前,全国20个省份已出台减负清单,预计年底前全部出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今天,教育部召开了首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任友群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万人增长至现今的1732万人,增长12.5%。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任友群介绍,“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明确新时代大中小幼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全面建立了覆盖大中小幼的师德规范体系和违规行为处理制度机制。为做好脱贫攻坚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出台了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到显著缓解。谋划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印发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有关政策,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全国4000余个师范专业纳入一级质量监测
在质量保障上,教育部实施了三级五类师范专业认证,全国4000余个师范专业纳入一级质量监测,221个师范专业通过第二、三级专业认证。改革实施了“国培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中央财政投入110亿元,培训近900万人次。在提升层次上,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动64所师范院校完善U-G-S协同育人机制。加大师范教育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分别提高3000元和5000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遴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122个,公布102家企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在创新融合上,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会同中组部出台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大胆探索,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28个省份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
任友群介绍,教育部也在不断增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活力。
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方面,28个省份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年平均认定教师资格人数160万以上,较“十二五”年增长约37%,近1000万人次中小学教师参与定期注册。新增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12门考试科目,出台港澳台居民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政策。2020年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应对疫情稳就业工作。
在精准实施各类支教项目方面,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11万余名教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1万名教师、银龄讲学计划招募近1万名退休教师、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首批遴选140余名退休教授、副教授开展支教支研。“特岗计划”累计招聘42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在持续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方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加强下放后监管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天花板”。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启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提升教师队伍的地位待遇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在教师工资保障方面,会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等部门,持续推动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实现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近127万名乡村教师。在中央奖补政策的示范带动下,2019年全国有1012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在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方面,以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为契机,连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寻找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评选表彰等活动,涌现出3位“人民教育家”、7位“时代楷模”,集中表彰“全国优秀教师”1432名、“全国模范教师”718名,授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55项,发放乡村教师从教30年荣誉证书414万册。
原标题:教育部:20个省份已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预计年底前全部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