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从1月份山西省政府第270号令颁布《<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开始,这一年来,全省上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拼尽全力“还大自然一个绿水青山,给老百姓一个美丽家园。”回望2020,山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年,建设美丽山西的步伐愈发坚定,成效更上层楼。
低碳减排,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现如今,每位市民出门前查看空气质量指数已成为一项日常习惯。只要户外没有雾霾,空气良好,那么外出的人数会增加,蔚蓝的天空也会让外出的心情变好。可以说,空气质量关乎民生福祉。在2020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山西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靶向攻坚,治理结构性污染;持续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煤烟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计划实施试行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减排治理“战绩”明显可见,进入12月以来,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8%,优良天数却上升了6.7%。“今年冬天蓝天特别多,心情特别好”,是人民群众对蓝天保卫战最切实的评价。
聚焦源头,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小雪过后,有着“空气和水质状况监测鸟”美誉的白鹭在吕梁柳林清河河面上轻歌曼舞水上飞,市民在此驻足欣赏,感受自然的美好。这样的景象在如今的山西并不鲜见。近年来,山西着力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汾河为重点进行“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深度治理工业企业废水、科学防治农村水体污染,从源头精准治污。2020年,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退出劣五类水质,汾河谷地地下水位连续10年回升,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随着水质不断提升,城市和乡村变得越来越宜居,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亲水近水乐水。
因地制宜,打赢打好净土保卫战。曾经,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定格了世人对山西的印象。事实上,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截至2019年底,全省森林总面积5450.9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3.18%,这个数字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基于现实,山西因地制宜,一代又一代环保人传承弘扬右玉精神,重点在“两山七河一流域”涉及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地,撂荒弃耕地,林下间隙等区域,实施林下种草、退耕还草等措施修复生态;大力发展经济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拓展生态扶贫;全面推行林长制,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让绿色在山西不断延伸。
“十三五”收官之际,回顾五年成就,山西人民以绿色为引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尤其是2020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三大保卫战的同时,通过实施垃圾分类投放、改换新能源汽车等举措,大力推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厚植三晋土壤,绿色生活、绿色发展逐步成为全民行动自觉,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合格的“山西答卷”。(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