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贾蔚然)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也是省财政厅专场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财政领域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山西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3—2020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执行30829.2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直接与民生相关的社会建设支出累计执行16446.3亿元,年均增长8.5%。今年1—6月,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544.2亿元,增长5.9%,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八成以上。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黄庙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累计执行3832.99亿元,年均增长9.79%。“十三五”期间,我省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542亿元,累计整合涉农资金约622亿元,提前一年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覆盖全省,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军需”。我省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连续五年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支出累计执行4977.89亿元,年均增长3.47%;科技支出累计执行421.49亿元,年均增长8.94%。教育领域,支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特岗教师每年的招聘人数从之前的每年约1700人增加至现在每年约3700人;支持4所国家级和10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科技领域,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新体制;出台10个方面40条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实施“三晋英才”、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记者问答问:山西省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系全国首创,省人大还专门立法。请介绍一下补充养老启动实施情况。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温建栋:为确保补充保险制度落到实处,省财政厅出台了三项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实行“入口补”的政府补贴政策。为调动适龄人群参保的积极性,在个人缴费参保后,政府对个人参保实行“入口补”,补贴标准为基本险的2倍。二是实行“出口补”的政府补贴政策。为提高补充保险的待遇发放水平,对满65周岁可以享受待遇的参保居民,每月增发20元补充保险待遇,其中年满80周岁的再增发10元,增发的待遇由财政全额负担。三是实行“低收入群体”全额资助参保政策。考虑到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缴纳补充险,政府对他们的缴费按照每人每年200元的标准进行全额资助,帮助低收入群体参保。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安排政府补贴资金预算15.59亿元,其中:省级6.92亿元,市级1.61亿元,县级7.06亿元。经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运行顺畅。截至6月30日,全省补充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72.44万人,占基本险参保人数的95.29%;补充险正常缴费人数达到308.43万人,占缴费年龄段人口的28.33%,缴费金额9.76亿元;65周岁以上补缴人数为3.18万人,补缴金额5.77亿元;为292.96万符合享受补充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发放养老金3.97亿元,在基本险基础上,月人均增加待遇21.2元。问:在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将采取哪些措施?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贾明建:去年,全省教育是继社会保障支出后第二大支出。今后在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支持我省建设改造寄宿制学校,加快小学向乡镇以上集聚、中学向县城集聚,优化我省基础教育布局,走出“就近就便服从就优”的山西路径;支持我省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培育10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培育60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落实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努力实现“双一流”建设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