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史学者武有平、张文飞、郭时健在我省临县玉坪乡禹家梁新发现宋太宗时期和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的两套买地券,上面清楚地写有“方山县怀文乡赵家社”“方山县怀文乡长乐村”,恰好给民国年间吴命新考证的临县与方山县县界提供了真实物证。民国六年,吴命新担任总纂的《临县志》卷十四《沿革考一》载: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省孟门,析其北境六十里至碛口镇;省方山,析其西境四十里至黄云山,统归临辖。意谓今方山县境以西40里地在元世祖至元三年前属于方山县管辖,但一直未有物证,此实物为文史研究界首次发现。买地券,又叫作“墓覼”“地券”,是墓地主人向阴界宣示自己土地所有权的一种契约文书。据传,自东汉以来,墓葬中就有了买地券,以后历代虽有所变更,但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文字。其形制如墓志铭,一般分上盖下底两方,上盖的正面刻有吉庆字样,买地券正文有的分开刻在上下两方相合的一面,有的只刻在下底一方。禹家梁买地券为一套中的上盖,正面刻有“镇地大吉”,背面为正文的前半部分,被临县玉坪乡禹家梁一农民在犁地时发现。青石质,石刻高37厘米,宽36厘米,略呈斗型,边缘厚约6厘米,残缺一角,刻文楷书,共12行,每行字数不等,字迹除却剥落部分可辨200余字,为宋太宗时期石刻,但未发现刻有具体年份的下底。此石刻现由方山县闫斌收藏。另在临县木瓜坪乡长乐村出土一套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买地券,上盖下底基本完好,砂石质,均高28厘米,宽26厘米,刻文以楷书为主,间杂个别行草字,上盖刻有文字10行,下底刻有文字9行,各行文字不等,字迹剥落严重,可辨认170余字。
闫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