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日电 头顶蓝天、脚踏实地,四十年初心不改,将梦想写在塞外大地上,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常常穿梭在黄花梁广袤的田野上,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村庄,为农业发展“把脉问诊”,为乡村旅游“规划蓝图”,让黄花梁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得到了科技化、规模化提升,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让成千上万的群众增收致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支书”,他就是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陈永和。
初见陈永和,他高高的个头、黝黑的脸上带着微笑,步履略显蹒跚。在农科院晋北工作站坐下来接受采访时,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经历来。2004年,陈永和经过再三考虑,主动辞去当了20年的合盛堡乡东双山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此时童年时暗自发下的誓言和梦想浮现眼前——改变黄花梁的面貌、造福黄花梁周围的百姓。
示范引领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2007年,陈永和成立泰和牧业带领村民养起了奶牛,一步一个脚印,以滚雪球的方式从起初10头牛发展到如今1000多头。泰和牧业养牛,以养牛户土地、牛、人入股折合起来,种上草料、青贮玉米降低养牛成本,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社员户均年分红10万多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人均工资6万多元,辐射带动本村和周边村村庄户均纯收益6000多元。2012年,陈永和抓住国家粮改饲、农村土地扭转、拧条平茬项目和朔州作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点市的机遇,创办了山阴县泰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美诺大型自走式饲料收获机、9FB1—2000型牧草秸秆粉碎压缩打包成套设备,开启了全县乃至全省第一条青饲料生产流水线,既为奶牛提供了优质的青饲料,又提高了鲜奶质量,降低了饲养成本。此外,他还带领合作社农机手,在全县西山南山大面积植树,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12万元,也为当地农民节约种地成本830万元。2016年,陈永和还主动请缨将合盛堡乡核定的55户贫困户邀约到泰和牧业,带领他们走上小康路。
塞外大地黄花梁,地跨三县,相连五乡镇,南临木瓜河,北望金沙滩,六万亩荒地薄田,十年九旱,气候冷凉。怎样种地才能使农民利益最大化?陈永和对土地深沉的爱和怀揣的梦想一直在路上。通过转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陈永和把土地从乡亲们手中流转过来进行有机旱作农业的最初尝试,在市县农委和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第一年就试种了千亩谷子。通过对种植地的水、土、秸秆等进行化验,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适硒标准,其土壤上种植的农产品硒含量符合中国硒食品。富硒小米由此得名,陈永和如获至宝。他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全部种植谷子,到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涉及周边多个村庄。为更好地发展产业和服务群众,在陈永和的组织带领下,2017年成立了有机合作示范试验基地,同年6月,成立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了周围5个乡镇19个村和20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优势互补,开创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局面,为乡村振兴贡献微薄力量。
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陈永和坚信“一滴水能够看见大海,一粒种子能够改变世界”。为拓宽产业发展渠道,更好地带动农民富起来。他不断探索各种新模式,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室、高粱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室建立合作,组成42人科研团队,其中博士2人、硕士16人,专题攻关晋北特色作物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草畜田生态循环模式构建课题研究,以“杂粮提质增效、优质饲草增量,提高种植、养殖效益”为目标,开展优质、高效农田饲草优异资源的挖掘利用与新品种鉴选,探索水肥高效利用、减肥减药,粮、草轮作和草、畜、田一体化绿色生态模式,以期最后达到集成生态与绿色粮、草、畜(农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并实现示范应用。
天道酬勤,所有的付出都是一颗颗掷地有声的种子。2018年,塞外火山土富硒小米在中国公信网举办的中国好小米评选中一举夺冠,被誉为“中国好小米”,是山西唯一一家“优秀产品”。这是小杂粮王国山西的荣耀,也是对塞外火山土富硒小米的肯定。同年,在“全国3·15消费者调查活动”中,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被评定为“中国3·15诚信经营示范单位”,陈永和个人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富硒小米经济效益高,谷子种植和管理难度也不大。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干爽温凉的气候,塞外火山土富硒小米根本无需化肥,也不需要农药,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千头优质奶牛,年产鲜奶6800—8500吨之外,而年产的3500—4000吨牛粪是粮油果蔬天然的养料。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所产谷子全部销售一空,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黄花梁富硒有机小米走出国门,以每斤39元的高价远销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地。规模化种植玉米、苜蓿、特色经济林、特色小杂粮、特色瓜果和富硒小米,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5万多亩耕地,涉及农户5000多户,户均年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2019年,泰和牧业被授予山西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陈永和被个人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奉献奖。
追梦前行绘就乡村旅游蓝图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存环境变化背后,总是有着坚持不懈的开创者在长远的规划里艰辛付出。今天黄花梁周围百姓的好日子,是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耕深农业,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从农科院晋北站出发,一路上果木葱郁,伫立在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依栏远望,眼前成块成块的谷子苗负着的沉甸甸的谷穗在清风中摇曳着,仿佛笑弯了腰,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山坡上的绿丛更像是披上了绿的衣裳,想到这里曾经因为没有充足的雨水和灌溉,只有少半收成的景象瞬间在脑海呈现。记者不禁感叹,这是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开垦和与农户多少次沟通交流,才换的今天富硒有机小米走出国门和富硒有机蔬菜瓜果走向市场,才换的今天黄花梁周边百姓生活的红红火火。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爱着家乡这片热土的领头雁。
做事贵在坚持,打井、修路、平地、绿化等一整套基础建设工作,使得曾经的农荒地成了如今的高标准农田。“要是晴好天气,很多城里人驾车来这里乘凉、看风景,场景很是热闹。我想象着发展旅游,让外地的人们走进黄花梁,让黄花梁的生态旅游带给人们更多的商机和收入……”陈永和满怀希望的讲述着。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9年种植基地首次迎来了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现场会的召开,2020年就引来了5个项目投资总额3000多万元,项目辐射到三县8万余亩土地,使得4000多户10000多人受益。几十年的孜孜追求见证着陈永和办公室墙上:“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那份牵挂和心结,一步一个脚印带着百姓在奔小康的路上前行,这就是一个老支书和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陈永和用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和一心为民的情怀默默地付出着,构思着更好地为百姓造福,规划着乡村旅游的远景蓝图,黄花梁的未来定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经受过炙热的骄阳,饱受过刺骨的寒风,陈永和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甘做有机旱作农业的“拓荒牛”和“老黄牛”,满腔热血奋战在广阔的黄花梁沃野上,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事业的硕果,为全市乡村振兴、农民增产增收贡献力量,他是大家最值得敬佩的老支书。(完)(赵福胜 赵娟娟 刘健 罗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