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但使华彩耀人间——张勇勇与中国珐华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0-06-19 11:03:21 | 来源:太行日报

这是他此生难忘的一次耀世时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成立仪式上,“传承与创新——珐华技艺复兴成果发布”举行,一件件精美的珐华艺术品揭开神秘面纱,向世界宣告中国珐华正式从晋城走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农村的穷小子到攻克难关再造珐华器成功,他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一代工匠。

他是张勇勇。他说:“只要有梦,我定会勇往直前。”

“我要重新复烧珐华器”

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面庞冷峻但稍有些羞涩,张勇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韧劲儿十足。

作为一个只读了一年的初中生、一个文物收藏爱好者、一个专业杂项鉴定专家,张勇勇初识珐华源于北京古玩市场的一次偶遇。在一个摊位上,他看到了一尊造型奇特,色彩靓丽温润的菩萨站像。菩萨面庞圆润,身形高挑飘逸。特别是全身的釉色艳而不浮,厚而晶润,宝气满盈,熠熠生辉。摊主说,那是珐华器!

珐华?它为什么如此神秘而勾人心魄?如此惊艳而令人神往?与“唐三彩”齐名的珐华是一种低温釉陶瓷,由琉璃演变而来,具有独特的山西地区风格和特殊的装饰效果,色泽透明,历久弥新。据民国时期著名收藏鉴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记载:“由于珐华质釉的情形与元代的瓷器物相近,故人们多认为它是始自元代。明代珐华的用途较为广泛,故珐华在釉质等一切方面都要比元代进步。清初中国民间尚有制造珐华的,雍正以后则停止制造。”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能一睹其芳容的少之又少,只能从国内外少数博物馆看到极少的真品,在民间几乎绝迹。

张勇勇想,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曾经造出过这个宝器,那么我为什么做不出来?我的老家就是盛产琉璃的地方啊。“我要重走古人路,我要复烧珐华器。”

2009年,张勇勇回到老家高平,开始了自己的潜心专研和筹备复烧。他走访了南太行所能打探到的所有琉璃匠人,走访了古都洛阳周边市县唐三彩的生产厂家和作坊,对如何塑胎、胎料配比以及造像技法都究根问底。

在杂项古玩鉴赏能力方面,他虽然相当有功力,但在亲手塑胎上,他纯粹是一个“小白”,更别谈什么釉色配制了。但他就是要“闯”:为了筹建谋划一个小小的团队,他夜半三更穿山越岭,淌河过桥,软磨硬缠招到了几位师傅,把他们领到了自己亲手搭建的简易工棚里。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基础打磨,高平市朝元晋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终于挂牌,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矸石,一个简易棚子里安装了简单的设备,五六个浑身灰土的汉子,忙忙碌碌干开了。

“致力于创造当代珐华的新高度”

 珐华断烧已久,釉色配方失传。相比于瓷器,珐华的釉色则要复杂的多,色类多达数十种,晶莹剔透,润泽瓷实,界色间过渡圆融,柔和凝重,刚而有度,仅在视觉追求上已达到至高无上的超越。

但复烧过程中,现代配色的稀有金属含量已经可以精细到纤毫不差的程度,按照教科书量化配比来讲,色可以调配出来,但却始终达不到超凡绝类的效果,宝石之蓝,翡翠之绿,金箔之黄,紫晶之紫,始终没有出来。

张勇勇的头“炸了”,天下难道还有这么难的事吗?复杂的工艺,除了现有古文物残片的参考,老祖先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可传承的只言片语。

看着那一堆堆试验失败的五光十色的陶片,张勇勇放弃了急于求成走捷径的做法,从最基色开始,一次一次配釉,一次一次记录,一次一次釉烧,一次一次比对。原色、水色、干色,烧制后的色变、釉变以及光洁度和流变,开炉的扎片声叮当作响,芝麻开片稠密而清晰。市场上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全国研究复烧的人大有人在,他也曾看过几件,但是都无法撼动古人釉色的神异之光,大家普遍的反应是釉色浅浮,器形单薄。

直到2017年5月,张勇勇的釉色基本调制成功,复烧珐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釉色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但还有三大关口必须突破:珐华器的架构设计及造像术如何解决?复杂的装饰和上釉如何推进?入窑烧制温度如何把控?

陶胎必须手工做,坯成之后阴干、描图、刻阴纹,然后采用壁画技法的沥粉工艺勾勒流畅自然的凸线轮廓,以形成不同釉色的分隔界限,才可进行第一次烧制。素胎烧成之后,再按不同区块涂各色彩釉,再阴干,直至装窑开烧。张勇勇不停地往北京、太原、郑州、洛阳的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太原理工美院等研究机构跑:专业造像的大师和研究人员不分白天和黑夜开始立像架构的支撑试验;专业陶瓷琉璃和珐华历史美学的专家学者,一头钻进历朝历代的典籍里探寻着各朝代古迹的美学特征,完美准确地刻画出其当时的风韵和格调;专业宗教研究学者参与全程研究和监制,绝不允许在以讹传讹的简单定义里犯基础性的错误。承重问题解决了,悬空架构解决了,镂空深雕技术解决了,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高难度造像技术相继诞生。

“我们不仅要复烧珐华断代的300多年,我们更致力于创造当代珐华的新高度、新境界。”张勇勇说。

珐华工艺成功复原并走向世界

在位于高平市东城办秦庄岭村的珐华器展厅,一尊“文殊菩萨乘青狮”的珐华塑像耀眼夺目,高大威猛,神韵超凡。七种彩釉宝石般地如梦如幻,重达五百多斤的坐骑狮子四足镂空支撑且为内空造法,完全靠立像的四腿承载。文殊菩萨脚踏悬空莲花端庄慈祥,全部净高达到近两米。这在大型塑像中是非常罕见的,完全超越了古珐华造像技艺的最高境界。

这件珐华器,不仅创造了北方珐华的奇迹,而且成为了中国珐华文化里程碑式的标志。它不仅仅是高平人的骄傲,是晋城和山西的骄傲,更是目前中国珐华史上的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经过近十年的苦心钻研,张勇勇参展2017年第三届山西文博会,参赛的“珐华文殊菩萨像”一时成为媒体和观展人的热词,荣获“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银奖。

2018年10月,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上,张勇勇带去参展的珐华工艺品被当做国礼赠送给了与会各国政要,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论坛闭幕后,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专程给朝元晋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贵单位所创作的珐华牡丹璎珞纹梅瓶,因其典雅的气度,精湛的工艺,传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了与会各国政要的一致赞许。”

2019年,在第四届山西省文博会晋城展区,省委书记楼阳生高度称赞珐华作品《珐华莲池鸳鸯纹罐》,并提出要把以珐华器为首的“山西三宝”推向国际。

同年,在安徽蚌埠举行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上,“传承与创新——珐华技艺复兴成果发布”成功举行,标志着失传近300年的珐华釉烧制工艺成功复原并开始走向世界。各大媒体迅速将消息传遍了世界各地。

今年以来,晋城市、高平市和朝元晋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高标准建设山西珐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珐华艺术研究院、珐华技艺传习所、珐华艺术馆。

张勇勇的梦,越来越丰满了,但他不会满足于当下,他说:“我愿毕生耕耘,把自己奉献出去!”

不畏浮云遮望眼,但使华彩耀人间。对张勇勇而言,复烧珐华,耀世重光,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郭马军 谢晓前 郭雁南)

[编辑:彭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