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毕腊英是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的普通农家妇女,她捐资助学的事在晋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从1986年到现在,毕腊英家庭先后设立了四个助学基金,资助了1000多名学生,累计捐资40余万元,深深感染了家乡父老和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毕腊英与捐资助学结缘,不能不提到她的父亲——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毕生财,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才使得毕腊英爱心接力一直走到今天。
毕腊英的父亲毕生财从1986年起就连续不断资助穷孩子上学,一直到1992年,毕生财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在母亲和丈夫毕义贵的支持下,毕腊英接过父亲的衣钵,踏上了捐资助学的漫漫征途。“我捐资助学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影响让我走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我们父女两代人其实也就是坚持着三个字,勤、俭、善,勤也就是一辈子劳动,俭是一辈子节约,善是一辈子做好事。”毕腊英说。
当年5月,毕腊英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 (现山西财经大学)协商,用父亲生前的积蓄和自己积攒的收入共11250元,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其后,她在高平设立了“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次年,她又把父亲遇难的事故补偿费1万元捐献给村里,设立了“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会”。
26年40多万元,这些钱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毕腊英和丈夫经营了一个养猪场,磨粉、喂猪,夫妻俩早出晚归,穿梭在猪场和磨坊之间,为的就是多挣些钱帮助更多的学生。
一年要育七八十头肥猪,一天要磨400多斤玉米,一年要磨14万斤粮食。磨粉、过滤、沉淀、烘干、浸泡、拌食、喂猪、搓粉、收粮、卖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毕腊英夫妻的平凡生活。有人给她算过一笔账:仅喂猪一项,毕腊英夫妇一天就要舀1.4万勺!
生猪市场的规律大多是,一年赚、两年平、三年赔,猪价下跌是常事。养猪挣不到钱,毕腊英就借上钱捐给孩子们。而她和家人却能省则省,能抠则抠。丈夫身上的工作服一穿就是一整年,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虽然咱日子过得紧巴点儿,但可以省下更多钱帮助更多孩子,我觉得很值得。”毕腊英的丈夫毕义贵说道。
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和矢志不渝的家庭信念,让两代人完成了捐资助学的接力,然而2017年,一场乡村环保大治理,却让毕腊英全家面临重要抉择。“当时的环保政策是村里边不让养猪,老实说卖掉辛苦养了多年的猪咱也舍不得,但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响应环保号召,关闭猪场。”
失去了全家赖以维生的几十头猪,毕腊英开始在伯方小学做义工。在自己的生活前路堪忧,甚至有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毕腊英看到缺少书籍的伯方小学又坐不住了。她从卖猪后仅有的积蓄中,又拿出了一部分钱,给孩子们建立了“腊英道德书屋”。
毕腊英的捐助总是给那些被捐助者带来新的希望,这希望就像春藤,必将蜿蜒丛生,枝繁叶茂,年复一年地印证春天的美好,渲染整个春天的蓬勃景象。毕腊英是一面旗帜,同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56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已经到了应该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年纪,理应对未来做一个合理的筹划。午后的阳光洒下来,一座座奖杯无言地讲述着她的荣誉和过往,毕腊英达观的生活态度,让她依然能够笑看未来。她的家庭早已在平凡中升华,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