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看着电视节目,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坐在露天地里看电影的情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电影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不论大人还是儿童,看一场电影能津津乐道好几天。有时为了看场电影,跑上10来里路也不觉得累。而当我们村里放电影时,那个高兴劲就更不用说了。早早吃完晚饭,拿上家里高低不一的大小凳子,占好位置等着电影开演。黄昏悄悄来临,当放映员把一道白光照射到电影屏幕开始调距离时,孩子们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叫声顿时此起彼伏;不少孩子站在凳子上,用小手做一形状在屏幕上晃动。电影开始前还要先加演一篇新闻简报,尽管对孩子们来说有点不太懂,但也是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正片开始了,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我们一会儿欢呼,一会儿激动,一会儿神情黯淡。那时电影放映机比较落后,一部电影有三四个拷贝,就需要换片。一个拷贝放映完再换另一个时,往往需要一二分钟,而这一二分钟对我们来说也是特别漫长。最可怕的是跑片,就是两三个村庄共放一部电影,甲村放映完,乙村赶快来人拿回去放,最后才能轮到丙村,等丙村群众看完电影就到深夜了。在露天电影院里,我们看过许多经典电影,至今念念不忘。其中记忆深刻的如《南征北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而每部电影中的好人坏人一出场,我们马上就能区分出来。对敌人我们恨之入骨;对英雄我们敬佩之极,且成为一生的偶像。同时,还有一部分外国电影也使我们记忆犹新,如《卖花姑娘》《第八个是铜像》等。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电影逐渐多了起来,像《小花》《庐山恋》《第二次握手》等,并且电视机也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电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难忘电影,更难忘童年的露天电影。
郑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