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改作风先从改“门风”做起

时间:2020-10-22 16:01:30 | 来源:山西日报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发布以来,各级政府正在认真落实。但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基层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依然存在。群众颇有微词。9月23日下午3时许,笔者一行到长治市上党区某局办事。一进大厅,就被一位穿制服的门卫拦住。问:“你找谁?”答:“我们来咨询个业务。”这时,门卫来劲了:“找哪个?打电话吧,打不通电话,就不能进去。”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来,不认识也没有相关人员的电话,门卫也不提供相关的联系方式,交涉30多分钟,最终被拒之门外。后经了解去过该局的群众也多大倒苦水:没完没了地要这个证件那个介绍信的,还要填写登记表,要找谁谁谁,能进去那是万幸,倘没有人接电话那就连门都进不去,更别说办事了。看似敞开的大门就这样给关上了。政府或行政机关大楼,一般人却因门禁森严很难进入,这并不是个别地方的特例。举凡去政府或机关单位办过事的人都知道,在些地方的门卫都相当“强悍”。那么,那些“强悍”的门卫层层“严防死守”的,到底又是些什么人?一般而言,门卫过滤的可能是领导眼中的“麻烦制造者”。比如,上访讨说法的、反映问题的,这些人都是不好敷衍、推脱的对象,有些刺头甚至会给让领导难堪。索性从门卫做起,不放他们进来,图个省心省力。只是这样一来,政府机关可能省心了,不再受到“麻烦制造者”的滋扰,但那些驱使民众进入政府表达诉求的诱因依然还在,很有可能还会因为拖延而发酵,最终酿成极端事件。事实上,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此前很多公共事件都是因为当事人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后走了极端。其实,政府机关应该是官员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场所,不是民众的禁区,更不是戒备森严的封闭之所。一方面,民众的合理诉求可以在这里得到主张和表达,并得到及时、权威的反馈。这是一个必要的民意传递渠道,任何人都不能够人为堵塞。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并在个案的解决过程中,矫正政府的行政行为。既然上级要求深入群众、下沉基层,以求了解一手资料、掌握一线情况,那么,对待上门反映问题的群众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可见,仅仅搞一些“强悍”的门卫,并不足以捍卫领导的权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恰恰相反,这种旨在躲闪、回避矛盾和问题的姿态,很可能会养痈为患,严重伤害政府的信誉。把门卫推向前台充当矛盾的狙击手,这般掩耳盗铃式的做法,是不可能纾解民意的。“改门风”不是笑谈,而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政府机关真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情系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改作风,请从“改门风”做起!

秦爱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