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屹立千年。美丽传说,引人入胜。应县木塔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宏大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前不久,记者来到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应县木塔景区。在山门外,只见游人如织,景区四周增加了护栏,游客有序地从左侧入口进入,右侧出口转出。记者跟随游客进入景区院内。“现在景区实行了文物保护与旅游经营两权分离,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对木塔进行日常保护管理,应县木塔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旅游经营。”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孙文英告诉记者。
据工作人员介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7430吨。整个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部是榫卯咬合,纯木结构、无钉无铆。1974年,塔内发现了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至今供奉着。2016年,应县木塔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这是我第二次来木塔,知道木塔是辽代建造,已经巍然屹立上千年,这次与妻子带着儿子一起来观赏,就是想让他多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了解一下中国的建筑史,看看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木制塔,不用钉子,宏伟壮观、玲珑奇巧,虽历经千年沧桑,却经受住了风雨侵蚀、战火、地震、雷击等考验,还有许多动人传说,希望能让孩子从小热爱文物、热爱祖国。”站在木塔前,来自大同市的游客宁瑞峰告诉记者。
木塔是建筑艺术的精品,构筑奇妙,斗拱与梁、枋、柱科学结合,是建筑科学、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关于木塔是谁建的?怎么建起来的?为什么而建?都不得而知。在现存的史料《应州志》里,只是提到只言片语‘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围绕建塔问题,许多历史学家、古建专家经过大量考证,认为是辽兴宗仁懿皇后倡建。据史志记载,兴宗仁懿皇后萧氏是应州人,因崇尚佛教而建塔,史有‘建宝塔而创精兰百千处’的记载。”导游边走边讲解。
跟随导游,记者拾级而上,在木塔一层南门上方檐下,悬挂着“万古观瞻”的蓝底铜字匾,“这是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应州知州章弘所题”,导游向游客讲解。进入木塔一层,只见高11米的释迦牟尼佛端坐在莲花座上,神态端庄慈祥。导游为游客讲解了木塔的构造、佛像、壁画、珍贵文物、牌匾、楹联来历以及麻燕、佛祖留须等动人传说,听得游客如痴如醉。“因受炮击、年久失修等原因,木塔已向东北方向倾斜,为了保护木塔,游客只能参观到一层。”导游说。
记者有幸得遇与共和国同龄的著名书画大师赵元年老先生,赵老告诉记者,“我非常崇拜梁思成,梁思成对木塔研究很深,木塔没用一钉一铆,全部都是榫卯结构。为什么古人这么聪明,不用一根钉却能把塔建得那么牢固,所以我就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古建筑,研究应县木塔,研究榫卯结构怎么保证稳定性,这里面的结构很复杂,我为此写了很多书。”赵元年说,“从文物传承意义上讲,千年国宝再不能有所损伤,政府保护力度很大,这是后代人的福气。”
应县木塔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建国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开发旅游文创产品,今后免门票是常态化,要以文创产品与服务赢利。
巍然屹立的木塔向游客讲述着千年的故事,有诗赞美木塔的神奇:“玲珑峻碧倚苍穹,海内浮图第一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千年古塔能够永续传承,再耀千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7月份在应县成立了木塔工作站,研究人员常驻应县,进行研究修缮保护木塔。
本报记者马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