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人们穿的衣裤鞋袜,盖的被褥等都是手工做的。那个时代的女孩儿必须学会做针线,如果不会做针线就会被人讥笑,到了婆家肯定会受气挨骂,所以那个年代的妇女基本都会做针线活,家里都有针线笸箩,里面放着大小不一的钢针,粗细不一的线团、麻绳和针锥等。
从十几岁开始学着纳袜底,纳鞋帮,以后我又慢慢学会了纳鞋底、做衣服、绣花、补补丁等等。
做袜底(过去穿的袜子全部要上袜底的,就是把新买的袜子底剪开,翻上一厘米多的小边连在袜面上,然后在翻上的边上缝上袜底)、做鞋帮、鞋底时,首先得打“褙”,即:把破旧的布片用浆糊一层一层糊在一起,一般是糊三层,贴在火炉前或菜板后面晾干,然后用纸样儿贴在晾干的褙上,照样儿剪成袜底、鞋帮、鞋底的样子。袜底和鞋帮只用一层褙,袜底是用白布裹住就行了,鞋帮一般是用黑布裹住,小孩的也有用花布或各种颜色布裹住的。鞋底是用两到三层褙叠起来,每层中间塞一些破布乱麻什么的,最上层用白布裹住就好了。
纳袜底用的是自己棉花纺的白线,纳鞋帮用的是麻线,就是把细麻用陀螺转圈捻成细细的麻线。纳鞋底用的是麻绳儿,即:用“拧车儿”把匹好的麻拧成比麻线粗些的绳儿。我们小时候也学会了用陀螺捻细麻线,用“拧车儿”拧麻绳,也学会了纳袜底和纳鞋帮。至于纳鞋底,不太容易,在我们家,我是负责纳袜底上袜底、做鞋帮、纳鞋帮,母亲管纳鞋底、上鞋底、做成成品鞋。
那时,纳帮鞋硬邦邦的,如果做的鞋有点小了,穿不上的话,就用木头楔子装进鞋里,用斧子使劲地敲打,把鞋扩松点儿再穿,往往是把脚憋得生疼生疼,为了使一双鞋多穿一段时间,小孩们的鞋帮头上还要另外纳上一层厚厚的染了色的棉花,这样的鞋我们都穿过。
女孩子结婚时要穿绣花鞋,用绸缎做鞋帮,鞋帮上用各色丝线绣上龙、凤、梅花等各种图案,十分漂亮。
至于做衣服,就是要把裁好的衣裤布料连起来,每个边每条缝儿都要一针一线密密地缝过,里里外外做得光光的,不能露出毛边,针脚也不能太大,最难的是上领口和上袖子,掌握不好就不掖实,既难看又不舒服。
补补丁也是针线活儿里的一项重要内容,那时候物质十分匮乏,生活都很贫困,人人都穿补丁衣裤。比较流行、最时髦的补丁是:两腿膝盖上补个椭圆形,屁股上补个扁圆形,后背恰恰当当补个半背。除了这个时髦的补丁外,其他哪儿破了补哪儿,所有补丁都必须补得光光的,针脚小小的,否则就会被人笑话。棉衣,棉裤,被子、褥子等等,也都是手工做的,不必细说了。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穿衣,穿鞋,盖被褥都有现成的。而且样式新颖,品种繁多,穿着舒服,随便选用,再也不用吃苦受累做这些手工针线,手工针线已成为历史。但直到现在,我还怀有怜惜旧物的情结,一切物什,但凡修修补补能继续使用的,绝不丢弃,想来是那个带着岁月包浆的祖传针线笸箩,把一种简朴之风融入了我们的情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