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媒体报道,我省将复制推广“多领域包容免罚清单模式”,对初次发生、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监管部门将不再进行行政处罚,取而代之的是教育和责令改正。这意味着我省正在用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加大教育力度的行政执法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激励市场主体及时自我纠错,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报道称,我省省直各执法部门将主动对接国家部委(或上级对口单位)工作安排,对标先进地区,牢固树立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促进职能转变,将依法不予罚款的违法行为具体化、标准化,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为执法提供明确的指引,实现精准执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让企业和个人直观地感觉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以此来给市场主体带来安全感和信心,并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质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当地投资发展。对山西而言,一个时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政法系统虽然注重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但很多机关在出台措施或者意见决定前,还会先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以增加可操作性,并积极运用多种手段将其落实,全省行政执法确实取得一定成绩,只是,与社会的预期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最大的因素就是行政执法不规范,或者说是行政执法不精准。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或精准行政执法很关键。全国多地的实践已经证明,复制推广“多领域包容免罚清单模式”可以让行政执法更精准,更有效地解决我们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此时,我省复制推广这一监管模式,首先要将依法不予罚款的违法行为具体化、标准化,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和执法实践动态,及时进行调整各执法部门制定公布的包容免罚清单。同时,还要明确包容审慎监管的适用条件。对那些经批评教育,当事人自行改正或承诺在限期内改正的,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属于包容免罚清单所列情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不予罚款的,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市场主体,执法部门将会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此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规范了执法机构在执法行为中自由裁量权的边界和实施“免罚”的依据,又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提升行政相对人守法意识,避免日后此类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相统一。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