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要推选一种南北通吃,老少咸宜的蔬菜,恐怕非白菜莫属了!不分地域,不分民族,白菜在中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首选,没有哪一种菜能够替代,早些年北京人冬天储藏大白菜的场面很是壮观,东北人、西北人把白菜的身份转换成酸菜,要维持一家人半年的生活。就是日子已经很滋润了的今天,白菜依然是民众餐桌上无可替代的主菜。白菜是原产于中国的国粹。《舌尖上的中国3》说白菜的诞生是这样的:一千多年前,南方的菘菜流传到北方,和北方的芫青相遇,杂交而成白菜,很快就遍及全国,之后又流传到日本等邻国。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人持异议,说是小白菜和芫青杂交而成白菜。不管怎么说,白菜是中国的国粹是没有异议的,之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白菜原产中国。在西安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里有白菜籽,有6000多年的历史,比除稻谷外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要古远。白菜古时称“菘”,春秋战国已有大量栽培,最早得名于汉代。南北朝时是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种。宋代陆佃的《埤雅》中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耐霜雪也”。寇宗奭《本草衍义》说:“菘菜,其味微苦,叶嫩。”苏东坡在黄州煮鱼时将鲜鲫鱼或鲤鱼收拾好,未开火,先下鱼,放盐,然后“以菘菜心芼之”。元朝时民间开始称其为“白菜”。明朝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大白菜是在明朝时由中国传到朝鲜王朝的,之后成了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日本初见大白菜是在1875年明治8年的东京博览会清政府的展台上,明治政府花钱买回了3株展品,在爱知试种2棵,东京试种1棵,但全都结不了菜球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东北尝到这种菜觉得味道不错,于是把它的种子带到了日本。最终到了仙台宫城农学校的老师沼仓吉兵卫手上,花了20年,往返中日历经挫折终于在仙台培育出白菜。目前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工厂生产的饺子,基本都是猪肉白菜馅的。我的老家在关山林海深处,海拔2500多米,其它的菜蔬生长很是艰难,要么难以活命,要么瘦死连筋的不精神,唯有白菜长势良好,菜叶肥硕,卷芯紧密,翠绿欲滴,人见人爱。在那饔飧不继的年代,我们就是靠着每年两大缸酸白菜维系生命的。那些做酸菜挑剩下的碎小白菜,母亲把它们用细麻绳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阴干,到了腊月二十三,把干白菜在开水锅里焯过,以蒜泥凉拌,柔韧筋道,回味悠长,是吃馓饭的绝配。在陇东南一带,酸菜炒粉条,至今依然是许多人的最爱。其实白菜无论是煎炒烹炸,还是和肉类搭配,都是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以前是,现在还是,就凭这一点,白菜就是当之无愧的“菜王”。白菜可单独成菜,亦可作为辅菜,无论主辅,白菜的松软清脆老少咸宜,人气不减。尤其是白菜经过加工成为酸菜、泡菜之后,更是普通人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饭菜。东北人的酸菜猪肉粉条更是令人垂涎三尺,朝鲜族的酸辣白菜风靡全球,这些都是白菜作为菜王的最好例证。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