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既要遵循文艺的规律,更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本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就涌现了不少关于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它们既充分展现了宏阔的历史场景,又深入细致地刻画了战争中的各色人等。《平原枪声》就是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平原枪声》主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年轻的八路军马英回到家乡肖家镇并组建游击队,带领群众与日寇、汉奸进行了殊死搏斗的故事。《平原枪声》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原型。该小说的主要作者李晓明就是枣强县敌后抗战的亲历者和领导者,在“智取肖张镇据点”和“肖张镇歼灭战”中,他就是主要指挥员。小说中“报复”“铁壁合围”等故事就是当时残酷斗争的真实写照。1955年以后,由于经常应邀到一些学校讲革命战争故事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李晓明决定以自己和战友们的战斗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与青年作家韩安庆一起多次修改之后,《平原枪声》最终于1959年在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肖家镇为中心,描绘了冀南平原上的各种力量的博弈:以马英为代表的八路军游击队,以苏金荣、王金兰为代表的地方恶势力,以刘中正为代表的伪军,以及日寇。各种力量相互博弈,形成了冀南平原的复杂局势。小说从马英的视角指出,“日寇即将袭来,国民党退走了,地方上的反动势力不得不和我们合作,但他们怕共产党和广大群众甚于怕日寇,所以他们自然又纠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地下反动统一战线,来对付我们。”同时,日寇也想利用地方反动势力来与共产党周旋,盘根错节的关系,使得小说的情节变得饶有兴味。比如苏金荣一方面同意与马英一道共同抵抗日本人,一方面又拉拢刘中正牵制八路军。八路军一方面要打击那些鱼肉百姓、破坏抗战的反动势力,一方面又要努力构建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人。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中,小说中的人物也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苏金荣的侄子苏建才在“七七事变”后凭着一腔热情积极要求抗日,但是在投奔国民党的过程中,因为国民党的溃退无法成行;返回后在苏金荣的推荐下进入了伪军刘中正的队伍,发现刘中正的伪军不过是一群土匪;在其妹妹苏建梅的建议下又加入了共产党的部队。在后来日寇的大围剿中,苏建才又变节投降,背叛了八路军。这个角色的设置既有现实生活原型的因素,也有当时战争环境催化的结果。即便是主角马英,也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小说设置成在战斗中不断成长的英雄。在最初回到肖家镇宣传共产党的理念的时候,由于战斗经验不足,所以上级领导的一些指示对于他而言往往不解,比如上级给他的信中强调要建立统一战线,要争取更多的人参加抗日,“为什么他这样强调‘争取’呢?‘争取’,这就是说要更多的人参加抗日,要有一个‘争取’的过程,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那么反过来,要是现在把王金兰干掉,就没有这个‘争取’的时间,群众还没有觉悟过来,就会混乱,地主们也就会惊慌、反抗;再反过来,我们要是暂时不杀王金兰,把大多数人争取过来,‘孤立顽固派’,那顽固派岂不就自然孤立起来了吗?”在上级的指示与现实的比照中,马英逐渐领会了党的政策,也能更加沉着有效地指挥战斗。在经历多次残酷的战斗后,马英才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铁壁合围”,游刃有余地击溃敌人。正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物形象才逐渐丰富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说只是营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氛围的话,那么人类的战争史就可能会改写。毕竟,战争的残酷性会削弱,人类也将会失去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平原枪声》中“铁壁合围”一节,两个县的敌军围困马英领导的游击队,这使得游击队损失惨重,原本已经建立起来的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这样的情节设置使得小说增加了可读性,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样的描写符合历史真实。当下,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如果以历史的名义书写的文艺作品未能遵循史学的标准,那么,我们从中所汲取的可能就不是真正的历史经验,也就无法应对当下的各种挑战。如果文艺作品既遵循了美学的标准,同时又坚持史学的标准,那么这样的文艺无疑是优秀的。《平原枪声》遵循历史真实,以“肖家镇”为中心,书写了以马英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的宏伟图景,弘扬了中华民族抗敌御侮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作品无疑为当下抗战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参照。
毛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