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时代记忆】水陆院庙会

时间:2021-06-03 18:00:53 | 来源:太行日报

◇周翠翠

据老晋城人讲,清康熙年间,物阜民生,水陆禅院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佛事活动,吸引了周边的大量乡民,后来便形成了一个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庙会。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便是一年一度的水陆院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赶会就是期盼能吃点好的、稀罕的,凉粉儿、肉丸、麻花和三分钱一根的冰棒等都是我们期盼的。有些孩子很少进城,但是遇到赶会一定会来。对于父亲在城里工作的我,虽然比其他孩子进城多些,但赶会的期盼丝毫不逊色于他们。

等到水陆院庙会那一天,多数都是一家子出来,高高兴兴地进城,痛痛快快地奢侈一回。不仅仅是吃,也希望购买一些便宜的衣服和日用品。好多人家会买全即将到来的夏季衣服。那时,作为农村家庭,因为父亲上班有工资,我们家相对来说手头还是比较宽裕的。在母亲的带领下,吃的穿的都会买足买全,每次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孩子们盼望买吃买穿,大人们盼望买到需要的农具。收麦的日子就是龙口夺食,给临近的“麦口”做准备,镰刀、叉子、簸箕、扁担、箩筐,都在赶会那天上市。对于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这天也是挣钱的好机会。有些农人挑着自己制作的农具,换了钱就够自家半年的日常开销。有些农人牵着牛羊来卖,换了钱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给孩子交学费。那时的水陆院庙会,农牧产品几乎占了赶集市场面积的一半,热闹场面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有牛的“哞哞”声,羊的“咩咩”声,还有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更让我难忘的是农人卖了牛羊脸上那种复杂的表情,有的是喜悦,还有的是不舍。

由于庙会规模日趋扩大,原来设在狭窄的水陆院街庙会,已无法满足人们摆摊设点的要求,也不知从何时起,水陆院庙会慢慢辐射至红星街、黄华街。每年的四月二十,这里人山人海,成为晋城的一道风景。

也许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许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出现了土地闲置现象,如今的水陆院会上,农牧市场范围明显缩小,农具还占有小小之地,牲畜根本不存在了。但是依然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衣服摊位和小吃摊位比以前多了,衣服的款式比原来新颖了。小吃种类不仅有儿时的凉粉、肉丸、冰棒几种,还增加了凉皮、擀面皮、烤肉串等,还有现场加工豆浆、芝麻酱等营养丰富的饮品和调料。过去人们主要注重吃穿,现在也开始注重精神享受了。花卉市场老板早早就到集市上摆好摊位,天一大亮,摊位就会被一些早起的人们围满,大家挑选上自己早已心仪、又比平时便宜好多的花卉,高高兴兴地送到家里再来继续赶会。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赶的是一种期盼。如今物资丰富,前来赶庙会的人,赶的也许是一份怀念、一份热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