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他同样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陈江山演奏古筝的视频引得不少网友点赞。
陈江山觉得在建筑工地干活就挺好。
这个23岁的小伙子,因为在工地弹古筝而上了微博热搜,被网友称作“古筝哥”。走红之后,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了几十万的粉丝。
流量给他原本一成不变的日子撕开了一道口子,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像很多网红那样去直播卖货,或者趁着热度参加综艺等。但陈江山还是选择继续在工地上做架子工,过往的生活经历,让他觉得跟流量相关的一切都不真实,“实实在在的,在工地上就挺好”。
流量带来另一种生活
有两个陈江山。
电视里的陈江山穿着剪裁合体的西服,在央视的舞台上唱《牧马城市》。随着主持人宣布当晚节目的冠军是“陈江山”,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屏幕一侧的字幕上标注着他的身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陈江山(建筑工人)。这里的陈江山自信、爽朗、光彩照人。
另一个陈江山则是现实中的建筑工人。他戴着安全帽,穿着一件满是灰尘污渍的T恤衫,站在7层楼高的架子上作业。太阳热辣辣的,他扛着一根晒得滚烫的钢管在架子上如履平地。
第一次见陈江山,我没有认出他来。生活中的他看起来比视频里要年轻得多,娃娃脸,皮肤黝黑,身材很瘦。
眼前的陈江山是最最普通的建筑工人的样子,让人很难将他与另一身份叠加——短视频网红、坐拥粉丝几十万,上过热搜,多次登上全国性舞台,相关视频曾经创下千万次的播放量和关注量。
陈江山的走红实属意外。去年三月,陈江山的工友在网上随手发布了一段他在工地上弹古筝的视频,视频中,陈江山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坐在工地中央,一曲《沧海一声笑》豪气万丈,听得人热血沸腾。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收获了2000多万的点击量。网友纷纷点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此后,陈江山创建了自己的抖音号和快手号,粉丝数量噌噌上升,仅在抖音上就已经有27.4万粉丝。
和名气一同到来的还有各类采访和节目邀约。他频繁地接到各大电视台的邀请,广告商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还有直播公司提出想要把他包装成网红。
流量,给建筑工人陈江山的生活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可陈江山拒绝了这个可能。
陈老师和陈师傅
对于这个14岁就出来打工的小伙子来说,生活被古筝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明星一样的光鲜亮丽,聚光灯打下来,他是舞台中央的“陈老师”;另外一部分,是生活的真实,他是烈日之下高空作业的架子工“陈师傅”。
上午11点半是“陈师傅”的下班时间。他买了一份盒饭,吃到最后把土豆汤浇到米饭上全都扒拉干净,拿起一瓶冰红茶,仰起头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古筝是什么,从电视上见过,觉得好听,不知道叫啥。”
陈江山用为数不多的词汇描述了之前的经历。出生于贵州山区,家里四个孩子,陈江山排行最小,现在他和两个哥哥都在青岛打工。
“小时候成绩还行,但不明白读书有啥用。等明白读书有用的时候已经晚了。”陈江山说,到了一定年龄,就背着行李出去打工,“先到河南,然后到江苏、安徽、山东,干架子工。”
“18岁那年跟着表哥在聊城打工。那时候表哥想学古筝,我就跟着表哥一起学。”陈江山最初只是“蹭课”,看得多了,竟然也学会了表哥弹奏的曲子。看陈江山确实喜欢,表哥就把陈江山带到了当地专业的培训学校,跟着一名姓徐的老师断断续续地学习。由于经常换工地,在掌握了基本的古筝弹奏技巧后,陈江山基本靠着自学练习古筝。“我就自己在手机上看视频,跟着学。”
在哪里能弹古筝?在舞台可以,在练习室可以,在工地也可以。
当行云流水的古筝音律流淌开来,陈江山首先收获了一批热情的工友粉丝,只要他弹起古筝,原本打牌的、喝酒的工友都会停下聚拢过来,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了验证自己的古筝水平,2019年,陈江山报名参加了古筝四级考试,当天表演的曲目是《渔舟唱晚》,一曲作罢,得到了评委给出的“优”,顺利通过考试。
“脚手架上出不了郎朗”
弹古筝和搭架子哪个更难?
学会一首简单的曲子,陈江山用了一星期。入门架子工,陈江山用了一个月。对于陈江山来说,干架子工,比古筝入门要难。
架子工就是搭脚手架的工人。搭外墙脚手架,就是沿着楼房搭一圈钢管架,搭一层盖一层,方便盖楼房的工人施工。陈江山负责的这个建筑已经盖了7层,一层一层地往上爬,陈江山不停地提醒记者“小心头上”“小心脚下”。
一根6米长的钢管,重量约为45斤,这相当于他三分之一的体重。稳稳地扛着钢管行走在7层楼高的架子上,陈江山单手将钢管竖起来,然后用另一只手拧上螺丝,用连接扣将两根钢管接在一起——原本需要两个工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因为熟练,陈江山单独一人也能完成。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记者竖起大拇指,陈江山有点不好意思,“我干了好多年了。”
“很多网友希望我继续钻研古筝,变成很厉害的演奏家。”陈江山说,曾经有古筝大师表示愿意收他做“弟子”,但自己推辞了,“不上班了去上学吗?那钱怎么办?”
陈江山说,目前他一天的收入能有三四百元,一个月能有1万多元。
钱,是重要的一部分;技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众人交口称赞,陈江山仍然保持着难得的“人间清醒”。在见识过更大的舞台后,陈江山觉得自己弹得并不好。
“我见过弹得好的,我不可能到那个程度。”陈江山说,“这个需要天分,也需要时间,我都没有。”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有点无奈,“就像弹钢琴的不能都成为郎朗一样,脚手架上也出不了郎朗。”
摸得着的才踏实
前一天还穿着西装在舞台上表演,第二天就在工地干活。处在这样的落差里,陈江山也会有迷惑。
“后来我就想,生活需要不一样的东西,能出去看看已经很好了。”陈江山指了一下自己上班的工地,“但你还是得回到真实的生活里。那些都太虚了,不真实。”
“等名气流量没有了,能干啥呢?”陈江山说,他自己也尝试过直播,但是因为不善于跟网友聊天,只能直播弹古筝,每次观看的人数都特别少。
“那你一直干工地吗?”记者问,“等你年纪大了怎么办?”
“干工地也挺好的。”在陈江山的未来规划中,可以当包工头包工程,就跟自己的表哥一样,“我表哥是我的偶像。”
对于陈江山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踏踏实实的幸福,因此表哥的奋斗,才是他能切身感受到的发展路径。
高高的脚手架是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同样“闪闪发光”——经过多年建筑工作的磨炼,陈江山已经是小圈子里公认技术好的“老师傅”。
不过,出名还是带来了很多好处。过年回家,亲戚朋友都会夸他,一些很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也发来了信息,他喜欢这种认同感和获得感。他说自己花1000多块钱买了一身西装,穿上特别精神,“过年回家穿的。”
谈起未来,23岁的陈江山说,“要做大事,成为很厉害的人。有多厉害呢?就是去世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怀念他。”
陈江山说,这个梦,古筝不能帮他实现,但努力可以。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春雨 李岩松
原标题:爆红之后回归“陈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