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的线上比赛中,阳泉市气象局的王琨讲解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本报记者翁剑摄
类似“巨石阵”、由13根夯土柱构成、呈半圆形的建筑遗址……这样的几个关键词,会让你想到什么?其实这样的建筑就在我们山西,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南,是距今约43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遗址。9月18日,在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的线上比赛中,阳泉市气象局的王琨谈起了她家乡的这个神秘建筑。“这是一个兼具观天授时和祭祀为主要功能的观象台。”王琨解释,它主要有观测点、由13根夯土柱形成的12条观测柱缝和七公里外的塔儿山三部分,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平历观测系统。比赛现场,王琨模拟了古人是如何利用观象台进行观测的场景。“我们站在观测点核心圆上,太阳从塔尔山头缓缓升起,我们正好能从右边起第二道观测缝正中看到日出,那就说明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冬至;时间缓缓推移,我们还是站在观测点上,阳光穿越第七道观测缝,则对应着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是昼夜平分的春分或秋分;时间继续前行,如果我们能够在第十二道观测缝看到塔尔山后的日出,那么说明夏至到了。”王琨表示,这12道缝中,除了2号冬至缝、12号夏至缝每年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每年各用两次,也就是说古人可以通过观象台观测到一个太阳回归年中20个节气。古人认为,掌握了天象、时令的规律,就仿佛得到了与天对话的权利。王琨说:“陶寺观象台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观测日出来确定节气这么简单,它还通过节气的确定来告诉人们农作物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收获,甚至可以用来确定古人认为很重要的宗教节日。”《尚书·尧典》中有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充分说明了陶寺古观象台,是我们华夏祖先敬畏自然、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见证。
本报记者王佳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