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贫困村成模范领跑村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2021-11-15 12:01:08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1111_0ce066dfba0f524f8ed0e6fa06fae4bb.jpg

20211111_70c7528f59c61712c27d060021fc1d54.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李婷制作:张婷

沟门前村位于吕梁市兴县县城东23公里,紧邻317国道,蔚汾河贯穿东西。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326户992人。总土地面积4.02平方公里,有耕地1380亩,林地5098亩。沟门前村境内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高,为典型的山地林区气候,年平均气温9℃~10.4℃,以农作物土豆、玉米、小米、杂粮种植为主。2014年,沟门前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户307人(现均已脱贫)。作为吕梁市兴县沟门前村的结对帮扶单位,山西省外事办自觉扛起责任使命,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17名。结合沟门前村实际情况,通过推进产业扶贫、开展技能培训、提供金融扶贫等多个项目综合施策,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如今的沟门前村,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整洁了,村民的日子有奔头了,不但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连续五年被全县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五个好”村党支部,从贫穷落后一跃成为模范领跑村,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吕梁市兴县沟门前村,实地探访这里的山村巨变。建起便民桥架起村民致富路驱车至吕梁市兴县县城东23公里处,在317国道以北,细心的行人会看到一块长约3米、宽约2米的石牌,上面红色的九个大字——“沟门前村外事便民桥”显得格外醒目。山西晚报记者随即下车,跟随省外事办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利红行走至石牌前,看到了最下面的一行小字:“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二零二零年六月四日。”跟随张利红穿过石牌,一座长约20米、宽4米的石桥跃然眼前,横跨在蔚汾河之上。桥面上,不时有村民开着三轮车,满载着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悠闲地穿过。“建这座便民桥,对于村民们来说意义重大,别看现在大家过河很容易,一脚油门就到了河对岸,在建桥之前,村民们都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扔进河里蹚着走,如果遇到六七月份的汛期,水涨起来能没过大腿,早年间就有村民因为过河被冲走……”说起这座便民桥,张利红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作为省外事办驻沟门前村工作队队员,张利红是驻村时间最久的干部之一。所以,在这条看似风平浪静的蔚汾河上,张利红也看到了更多沟门前村村民的无助与无奈。蔚汾河,黄河中游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岚县野鸡山,由界河口入山西省兴县境,经兴县恶虎滩乡后,将沟门前村一分为二,不知从何时起,村中祖祖辈辈便以蔚汾河为界,在河的北边建住宅、河的南边作耕种,从而被村民们习惯地称之为“河那头”“河这头”。然而,就是这个“河那头”,却是村民们每天最为发愁的必经之路。据张利红介绍,自2020年“沟门前村外事便民桥”建成之后,这条河也变成为了村民的致富路。“省外事办和帮扶队是真给我们解决大难题了,建桥之前,我们每年秋收,都得背着小篓篓,把粮食一篓一篓地背过河,费的人工多、时间多,不赔钱都是好的了,你看现在,我一个人开着三轮车,以前全家人三个月的活,我一个月就干完了。”村民张迎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21年,为了增产增收,他在“河那头”原先种植的十余亩玉米地基础上,又种了十五亩。鼓励产业发展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沟门前村,有一家在奥家湾乡远近闻名的豆腐坊,坊主叫王平则,今年64岁。因为他做出来的豆腐真材实料,价格公道,成为奥家湾乡百姓们公认的“豆腐王”。11月10日12时许,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刚刚卖完豆腐准备回家的王平则。“每天早上八点半出门,在乡里整个转一圈,中午最晚两点全卖光,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万儿八千……”说起自己的豆腐坊,王平则一脸幸福,用他的话来说,“作坊再小,那也是一份产业,虽然挣不了大钱,但心里踏实!”看着现在生活如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王平则,谁能想到,四年前的他,却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浑浑噩噩的人。据沟门前村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李朝泽(任职于2018年至2019年)介绍,2014年至2017年,王平则因为一时冲动借了4万元钱的高利贷,用来购买十余头种羊进行规模养殖,因为对种羊的喂养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结果第二年开春,十余头种羊几乎全部病死。“高利贷是利滚利,四年下来,四万变八万,不仅还不起,家里老人生病、孩子上学,他更是管不了,从那时候起王平则一蹶不振,彻底没了信心。”2018年,刚刚上任的李朝泽在入户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王平则的情况后便决定,要想办法帮他重新建立信心,渡过难关。“扶贫先扶志,当时看着王平则,心里就一个想法,在我任职期间,沟门前的村民,不能有一个人掉队。”于是,李朝泽经过数次与王则平沟通后,终于帮助他对接了吕梁房山县的一家豆腐加工厂,对豆腐的制作及加工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在李朝泽与村两委的帮助下,又为王平则申请到5万元的无息贷款。如今的王平则,除了开豆腐坊,还承包了村里的十余亩玉米地。2020年年底,靠着自己的勤劳与努力,王则平终于还完了所有贷款。今年,已经“无债一身轻”的王平则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准备再承包十五亩土地,同时,慢慢扩大豆腐坊规模,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据李朝泽介绍,为了积极落实易致贫户小额贷款政策,利用“政府+企业+银行+易致贫户”的“四位一体”模式,2019年,对沟门前村符合条件的26户易致贫户进行了贷款入企分红,每户贷款5万元,年均保底分红3000元。发挥外事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沟门前村的结对帮扶单位,省外事办党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党组书记、主任武绍忠多次强调,帮扶不仅要扶到根上、扶出效果,更要扶出外事特色,要利用独特的外事资源,为山西省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能助力。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在省外事办党组及驻村帮扶队的努力下,沟门前村硬化活动场所930平米,绘制文化墙16幅、各种标语50余条,栽植树木550棵。修缮残垣断壁约7800余平米,整村共栽种绿化树苗2200多棵。2018年6月,一场国际范十足的扶贫研讨会在兴县成功举行,牙买加驻华大使丘伟基等来自16个国家的160余位驻华使馆、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中外代表与会,分享国内外脱贫减贫事业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推动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2019年4月,加拿大国际文化基金会的医疗专家深入沟门前村进行义诊,让山沟沟里的百姓开了眼界,也享受到了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其间,兴县人民医院还与加拿大国际文化基金会签署了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2019年6月,在英国驻华使馆邀请下,两名品学兼优的沟门前村小学生第一次坐上高铁走出山西,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一次和外国友人聊成长、谈理想。2020年,在年初疫情最吃紧的时候,省外事办通过国际友城渠道积极募集防疫物资,为乡村两级争取到了急需的防疫用品口罩300个、护目镜4副,为基层的“抗疫”胜利提供了宝贵且及时的支援。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驻村工作队将英国驻华使馆官员捐赠的儿童节礼物转交至奥家湾乡恶虎滩中心学校师生手中,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据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海明介绍,为巩固脱贫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省外事办对沟门前村的结对帮扶将充分发挥外事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帮扶水平:多方协调帮助村民“走出去”,适时组织村两委成员到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山西“农谷”示范基地等学习经验,寻找差距,拓展致富路径;组织小学生更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在以后的外事活动中,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让更多外国人走进沟门前村,使村民在山沟里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指导村两委全面落实县、乡“乡村振兴”的要求,在“六乱”整治、“厕所革命”“三类户”排查等工作中,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美丽乡村的荣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深走实。

山西晚报记者李婷通讯员岳耀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